,關於“黑人打不了仗”甚至“黑人拿到槍就會造反”的言論一下子就幾乎聽不見了。
南軍反覆衝了幾次,衝不破暫編第三師的防線,只好退了下去,昆布蘭軍團的預備隊根本沒派上用場。
南軍休整了一陣子,重整隊形,轉到東翼北軍正面,又發起了進攻。
關卓凡想胡德此人還真是榆木疙瘩腦袋一個,側翼你都打不下來,正面你打得下來?
正面佈陣的是軒軍第二師和第一師的洋一團、克字團,還有昆布蘭軍團一部。
軒軍第一師的德字團、魁字團被派去照應負責切斷鐵路線的騎兵師。
結果沒有任何懸念,南軍最終敗回亞特蘭大,北軍陣前又是一地的南軍屍體。
而且,南軍亞特蘭大東翼的這次失敗,使他們無力為向東的鐵路線提供更多的防護,軒軍騎兵師成功切斷了亞特蘭大東至奧古斯塔的鐵路線。
在鐵路線和亞特蘭大之間結陣的德字團、魁字團沒打什麼像樣的仗。
因此,軒軍騎兵師異常從容,對鐵路的破壞就異常徹底。
鐵軌是非常沉重和堅硬的物件,帶是帶不走的,也很難予以實質性的損壞,因此當時軍隊作戰,所謂切斷鐵路線,就是把鐵軌、枕木拆下來往邊上一扔了事,特別是敵軍援兵隨時會到、時間倉促的情況下。
但這麼做留下一個很大的弊端,敵軍工兵修復被截斷的鐵路的時候,用回這些鐵軌、枕木就行,大大減輕了修復的難度,增加了修復效率。
軒軍騎兵在謝爾曼部的工兵的指導下,將拆下來的枕木和鐵軌綁在一起,點火焚燒,枕木固然化為灰燼,鐵軌也被燒得通紅,變軟了的鐵軌被輕易扭成各種麻花,有計程車兵別出心裁,將麵條一般的鐵軌纏到樹上或電線杆上,冷卻之後,別說恢復原形,就算拆下來都不容易。
南方工業能力有限,倉促之間生產不出足夠數量的鐵軌,這就保證了短時間內,南軍無法修通斷線,從而真正完成對相關鐵路線的“切斷”。
左路軍實現了第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
南軍撤退的時候,北軍乘勢掩殺,突破了亞特蘭大東翼的第一道防線,北軍的炮兵陣地得以前伸,炮彈可以打進亞特蘭大城內了。
亞特蘭大人的噩夢開始了。
亞特蘭大人第一次聽到炮聲是肯納索山戰役的時候。隱隱約約的、沉悶的,好像孟夏時節大雨正在醞釀時,還遠在天邊的雷聲。城裡的人們真正聽到了戰爭的聲音,真正感覺到了戰爭正在向自己逼近,而且,近在咫尺。
人們的心提起來了。
*(未完待續。。)
第五十六章 亞特蘭大人的願望
剛開始的時候,亞特蘭大人還是保持著焦慮和樂觀混雜的情緒,絕大多數人在內心深處並不相信北佬真有本事兵臨城下。約翰斯頓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都已經退到亞特蘭大邊上了,他那支喂得飽飽的大軍總該發起反擊了吧?
第二天傍晚,肯納索山北軍進攻被打退、北佬死傷慘重的訊息傳到城裡,整個亞特蘭大倏然陷入歡樂的海洋。北佬完蛋了!就要夾著尾巴逃回田納西去了!我早就知道約翰斯頓大叔不是一個孬種!
有人說:原來之前約翰斯頓一直在“誘敵深入”,我們都錯怪他啦。
第三天,從早上到中午,肯納索山沒有傳來任何槍炮聲,亞特蘭大人都在傳:北佬已經撤退了。下午,亞特蘭大變成了一個節日的城市,到處掛起了邦聯的國旗,到處是歡聲笑語。晚上,全城張燈結綵,人們彈起了班卓琴,拉起了小提琴,歡快的歌聲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響起。
當天,有無數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求婚,幸福和激動的狂潮席捲了整個城市。
第四天,肯納索山方向依然沒有任何動靜,沒錯,北佬滾蛋了!白天,亞特蘭大到處在舉行婚禮。所有正在舉行婚禮的禮堂、教堂,外面都等著好幾對新人,排著隊,等著輪到自己步入神聖婚姻的殿堂。
晚上,全亞特蘭大變成了一個大派對,燈火點點。幾乎所有的大房子裡邊和室外草坪上面,都在舉行晚會,人們縱情歌舞,勝利與和平如此甘美!
第五天,人們開始湧出家門,走路、騎馬、乘車,來到城市周邊的桃樹溪、尤託伊溪和埃澤拉教堂,流連於清澈的小河邊,在成蔭的大樹下、碧綠的草地上,談笑。餐聚。孩子們尖叫著跑來跑去。空氣清新,陽光明媚,生活恢復了。
第六天早上,肯納索山方向又傳來了槍炮聲。
怎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