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3部分

知當問不當問。”

這當然是一句客氣話,楊坊總不成說“不當問”?但是這句話亦有含義,意思是下面的問題,一定是句很要緊的話。楊坊點點頭,說道:“逸軒,你儘管問。”

“照道理說,他替洋槍隊捐了這麼多錢,我理當謝謝他,就算吃飯,也該是我請。”關卓凡沉吟著說,“不過我聽到過一個說法,他的發跡,全靠殉難的浙江巡撫王有齡的提攜,而王有齡的恩主,又是何桂清,這裡面,不知有沒有什麼關礙。如果他是有什麼要請託的事情,請啟翁告訴我,我也好有個準備。”

“那倒沒有。”楊坊搖搖頭,“他是王有齡的謀主,王有齡又是何桂清的謀主,這不假。但是雪巖對何桂清,一直頗有微詞,絕不會有什麼瓜葛,而且他為人很四海,做事也漂亮,跟你初次見面,絕不至於有什麼唐突的請求。依我看來,現在杭州陷落,雪巖是客居上海的身份,想結識一下你這位父母官,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這樣,那日子就請他來定好了,我聽啟翁的招呼。”關卓凡說著,把那份名單遞給楊坊。

“逸軒,我請你看這份名單,倒不是為了他。”楊坊好整以暇地說,“你也還沒有看完。”

“是,是。”關卓凡有些不好意思。別人捐錢,自己沒有把名單完整看過,多少有些失禮。因此拿起第二頁,仔細看了一遍,等看到最後單獨列開的一個名字,愣住了。

扈晴晴,二千五百兩。

他茫然抬頭,看著楊坊的笑臉,一時辨不清心中是什麼滋味。

*

胡雪巖的宴請,定在了兩日之後。他在上海的家,是安在租界裡的喬治街上,替他主持這個家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羅四太太。而因為羅四太太的孃家住在螺螄門外,因此以訛傳訛,大家都叫她螺螄太太。

官轎從鎮武臺旁的北門出了城,關卓凡心想,上任月餘,這倒是第一次踏上租界的領地。從轎中向外看去,與縣城內已是兩個世界,馬路寬闊,房屋齊整,環境亦是潔淨異常,就連路邊行走的人們,不論華洋,也都是井然有序,與老城廂內摩肩接踵、擁擠不堪的人群相比,確實有天壤之別。

他的心中,忽然有一點隱隱作痛,痛在哪裡,自己也說不大清楚。總之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地,這塊地方雖然仍算是上海縣的地面,但他這個上海知縣,卻無力管轄,這讓他有一種很不自在的感覺,恨不能就掉頭回城。

總有一天,他心想。

這樣的不適,直到進了胡雪巖的府邸,才慢慢消失。

胡雪巖是侯在門口的,等關卓凡下了轎,兩人相互抱拳一揖,算是見過了禮。

“逸軒,一向久仰你的大名,這一次大駕光臨,我這個家,真的是蓬蓽生輝了。”

胡雪巖人生得很儒雅,亦很精神,說的官話帶著杭州口音,娓娓道來的語氣,讓人聽著很舒服,也很親切。

“雪巖兄,我算是僭越了。”關卓凡笑道。胡雪巖雖是商人,但捐了候補道,是四品官的身份。“不過府上若是還算‘蓬蓽’,那天下就沒有豪宅了。”

兩人哈哈一笑,並肩向內走去。胡雪巖的這處大宅,氣派之豪華,不遜侯門,在喬治街上的一溜建築中,極是醒目,相比之下,楊坊在城廂中的洋房,就頗有不如了。

等到邁步進了客廳,卻赫然見到一位少婦模樣的女子,正在廳中含笑而立。關卓凡見到有內眷,吃了一驚,連忙道:“啊呀,對不住,對不住。”猶豫著停下了腳步。

“無妨的,這是內子,她做事是按洋派的規矩。”

關卓凡心想,這必是那位“螺螄太太”了。前有一個楊坊,後有一個胡雪巖,做派果然都西化得很,看來上海開埠以來,西風東漸,潛移默化的力量真是不小。

“關老爺好。”螺獅太太微笑著行了一個蹲禮。

“羅太太好。”關卓凡知道,胡雪巖的這位太太極能幹,裡裡外外都拿得起來,是胡雪巖最好的幫手。

胡雪巖的元配程氏,是在杭州,稱作“胡太太”;而這一位螺獅太太,是在上海,算是“兩頭大”,但稱呼上不能喊胡太太,而要稱為“羅太太”。第一次見面的人,多有喊錯的,但關卓凡開口的稱呼,準確無誤,這讓一旁的胡雪巖頗感驚奇。

螺獅太太見過客,便行使主婦的職責,讓人送上水果點心,奉煙奉茶,笑著說聲慢用,便出去忙了。關卓凡坐在沙發上,笑著說道:“雪巖兄,嫂夫人做事洋派,今天晚上,咱們是不是要吃番菜啊?”

“哎,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