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8部分

擊炮、戰鬥機甚至手雷的威力都遠超德國陸軍,更不要說天空中德國空軍飛機效能差了一大截,甚至對方的37mm高射炮、反坦克炮都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得虧著中國人崛起的時間還短,工業基礎還薄弱,生產和運輸能力不足,要不然,兩線作戰的德奧同盟國將迎來難以預測的危機,幸虧中日同盟在東線擴張太快難以順利消化那麼多前沙俄領土,而家底子不厚的亞洲黃面板猴子們又不願意為了西線的英法而把自己的精銳部隊消耗掉,抓緊時間利用西線的短暫勝利,尋求坐下來談判並體面的結束戰爭是德國的最佳選擇!

伏爾加聯邦發起的停戰倡議終於在1918年的9月18日獲得了英法兩國政府的響應,西線戰場的槍炮聲終於停了下來,德國人很自信也很光棍,一個禮拜後,在各方談判代表團抵達法國巴黎的同一天,開始大規模的從前線撤軍,一列列火車和汽車把德軍主力撤回了1914年戰前雙方的西部邊界……

英法兩國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這一次德國人沒有背信棄義,在談判尚未開始就主動率先撤軍,當然,撤退的時候德國佬也沒客氣,從巴黎往西往北30公里以外,所有能拆的廠房裝置和繳獲的大炮機槍坦克都被運回了德國!

誰也沒有想到從1918年9月25日開始的巴黎和會停戰談判,會像馬拉松一場持續了足足三個月之久,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先後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後改為“七人會議”,即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德意志帝國宰相巴登親王、華夏內閣總理段祺瑞、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伏爾加聯邦元首王庚。

事實上主導會議的是美國總統、伏爾加聯邦元首和德國親王,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成為跳的最起勁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