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的國家,怎麼可能儲備的起這麼多的糧食?”
李節笑了笑道,“確實很讓人吃驚,可是事實卻正是如此。四大倉中一共有糧近七百萬石,按一成年男一年食糧七石來算,絕對夠三十萬人食三年之久。”
七百萬石頭?這讓陳克復都有些不敢相信,大隋在中原置四大糧倉,以儲備為國家儲備糧。最大的回洛倉有存糧兩千四百萬石,可是大隋有口四千五百萬,是一個發達的農耕男家,根本不是高句麗這樣的小國能比的了的。
陳克復仔細看了李節幾眼,確實不像是在說謊,疑惑的道,“那你可知道遼人這些糧食哪來的?按他們自己的生產力,每年夠自己吃就不錯了,再說還不時會有些災荒什麼的,根本不可能在遼東存起這麼多的糧食,要知道,這可不是他們的京城。”
“這些問題我找了不少守倉庫的高句麗官員審問過了,據他們所知,這些糧食其餘大都不是從高句麗國內運來的。而大都是從中原運來的。”
“中原?不可能,我大隋再有糧食,也不可能賣這麼多給一外族。”
“高句麗立國五百多年,一直偏居遠東,可以說在三韓,遼西這一塊,他的實力是最強的。他南面的百濟、新羅聯手都打不過他。在他的北方,是奚、契丹、靺鞨、突厥、室韋等族。早前幾十年,中原還未一統,南北數朝對立,高句麗在東北更是無人能制,除了突厥,他完全就是東北之王。高句麗一向是個喜歡戰爭的種族,建國幾百年來從未停止過戰爭,和周邊的國家,高句麗是打了個遍。基本上都是勝多敗少,每次都能擄獲眾多戰利品。”
“高句麗人每次在遼東戰勝之後,掠來的糧食就全堆積在遼東城,其餘的人品,牛羊馬匹,也大都和其餘各部族交易,換成了糧食器械,其中歷年來中原就一直是他們的一個交易對像。也就是在近十幾二十年來,我大隋國力日強,才漸漸的不再和高句麗人做這些交易。”
陳克復點了點頭,“看來高句麗人確實是狼子野心、目標明確了。如果我們不來徵遼,讓他繼續這樣下去,估計用不了多少年,這遼人就將徹底成為東北之王,到時候絕對會比草原突厥對我大隋的威脅還要大。”
這不禁讓陳克復想起了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契丹也是一點點的在遼東強大起來,最後建立了遼,和中原對抗了數百年,甚至一度強過中原。這高句麗也是一個農耕國度,是一個和中原社會十分相似的文明國家,不似草原那種只知擄掠的部族。
“將軍,這遼東城不但是遠東第一要塞,而且還是遼東諸部族的第一貿易之城,契丹、奚、靺鞨、突厥、室韋,甚至中原、倭人等的商隊都匯聚於此,各種牛羊馬匹,糧食、奴隸、絲綢瓷器、鐵器等交易都在這進行,每年的交易量十分巨大。這次我們不但獲得了高句麗人在遼東內城的四大糧倉,就連外城之中,也還有著許多糧食商人們的糧倉,那裡同樣有許多他們存放著準備交易的糧食,據查有上百萬石。而且除了糧食,城內還有著數個器械倉庫,各種兵刃鎧甲,弓箭羽箭堆滿數個倉庫,完全足夠裝備二十萬精兵,那些器械絕對能支撐一支十萬人的軍隊消耗上數年。”
“這樣說,遼東城內還有著不少契丹等族在此城內的交易倉庫?這樣吧,那些契丹等族的倉庫就暫時封存,這些人我們得區別對待,現在我們勢弱,暫時要謹慎,不要弄的到時數族來攻,那我們就麻煩了。”
對於陳克復來說,現在的敵人就是高句麗,唯有全力對付,才有可能擊敗遼人,在這裡立足。這遼東遼西,諸族林立,而且大都是馬上民族,雖然沒一個有大隋之強大,但也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一個不好,惹的哪個部落揮兵來攻,那就麻煩了。一個高句麗,他還有著幾分把握能在這站住腳,但是如果一下子再惹來一兩個敵人,那他真的連跑都不知道來不來的及了。
陳克復指著眼前那如山的糧食笑著對身邊眾人道,“看來上天也看不過高句麗人的行為了,連老天也要站在我們這邊。這遼東城內基本上儲存著高句麗人一半的國家儲備糧食、兵甲器械。現在高句麗人一來精銳之兵折損殆盡,二來,國家儲備盡失,三來失去東北最重要的要塞遼東城和軍事重鎮新城。可以說,高句麗的國運終於到頭了。”
“李將軍,你馬上調派民壯,將城外的大本營及四城外的幾處軍營全部拆除,將所有物資運回遼東城。另外,暫時將所有的遼東城內的居民們遷至單獨的一塊區域,而且必須由我民壯圍守監視。全城戒嚴,所有人不得出城,晚上一更三刻以後至清早五更鼓響,全城居民不得點火,不得出門,如有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