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殿內群臣俱是一頭霧水,看著那群侍衛中其中一人走到高斌面前,拍了他肩膀一下:“高大人?”

“啊?”高斌回神,見此情形,不由的一怔,可他還沒來得及說話,那侍衛面色一肅,揚聲道:“皇上有旨,著高斌養心殿覲見!”他說完,也不管高斌是不是反應過來了,便一揮手,他身後的兩個侍衛出來,像是老鷹拎小雞般的拎著高斌便走。

待他們一走,這偏殿內登時像是炸了鍋一般,所有人都在猜測萬歲爺這時候把高斌傳到養心殿去做什麼,還有那侍衛的態度,這高大人,莫不是要倒黴了吧?

可大家也都清楚,高斌乃是恭順皇貴妃之父,皇上極寵皇貴妃,這高大人……

就在諸人紛紛猜測的時候,當日參與了恭順皇貴妃改諡的其餘幾人俱是對視一眼,沉默不語。當時皇上的態度他們都看在眼裡,那恭順二字,擺明了就是告誡高斌的,而此刻高斌被宣走,恐怕……

又過了半個時辰,就在諸人猜測不定之時,前殿太監前來宣旨,著諸臣入太和殿領宴,大家才閉了嘴,魚貫到太和殿前,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後,方入殿內,再行禮……

等賜坐之後,所有人都偷覷著皇上,想從他臉上看出點兒端倪來,尤其是和那高斌有親的幾家,更是坐立不安。

乾隆坐在上面兒,掃了眼群臣,將他們的反應記在心裡,暗暗冷笑了一下,但他面上卻做的是滴水不漏,且還饒有興致的命人作詩聯句,還著把自己桌上的一些菜品賜給詩句頗佳之人。

他這笑容落在諸臣眼中,他們心裡自然是犯起了嘀咕,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可這笑落在吳書來眼裡,卻讓跟著乾隆已有十多年的吳書來禁不住打了個寒噤,萬歲爺咧,您這笑得……也太滲人了吧?

太和殿賜宴群臣後,接著便是重華宮聯句,有細心的大臣已經發現剛才被叫走的高斌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出現,他們心裡便有譜了,只怕這高家快完蛋了。

果然,在年節後的第一個大朝上,乾隆便下了旨——前命高斌偕總督顧琮如浙江巡撫常安婪賄狀,其不欲窮治,著奪官,下部嚴議!

乾隆下了這道旨,見群臣中有人恍然大悟,有人暗暗鬆了口氣,還有人輕輕點頭,他心下便有了計較。

那日他傳王武入養心殿內,聽他從頭說了一遍自己的遭遇後,又命粘杆處將王武上呈的證物拿去驗看,驗看的結果,那高家拿給王武大嫂做荷包的緞子,乃是上等貢緞,等閒妃嬪根本就摸不著!

後來又傳高斌進來,讓王武和他當面對質,一來二去,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這高斌再想抵賴也是不成了。

再加上隨後粘杆處的摺子也到了,他們言道這高家當年雖奉旨出了包衣,但在內務府中勢力尚在,且貴妃之子一旦成為皇太子,這榮華富貴自然是不必說了。

所以內務府內有兩三戶包衣世家便動了心思,協同這高家將那藥丸運入宮內,且又在某些礙眼嬪妃的衣料或是宮內陳設中做手腳,使其不孕。

而永璉的死,就是高氏、高斌並那幾家人聯手做的!

乾隆一想到這兒,眼底一暗。高氏一族他是決計不會放過,可這內務府麼……

內務府中當差的大多是上三旗,亦即皇帝親掌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包衣奴才,它所掌管的俱是皇家衣食住用行等事,此等要害之事,自然是要拿捏在手中才行。

在高氏事前,乾隆根本不會想到內務府包衣世家竟然會有如此大的野心,覬覦皇位!永璉、永琮、再有上一世時自己罵死了的永璜、病弱而亡的永璋,出繼了的永瑢,還有永璂……他們的死,會不會也和內務府有關?

還有孝賢的死,哲憫的死……這些會不會也是他們的下的手?

內務府啊,不單是朕,還有皇額娘,這後宮中所有的嬪妃,她們的吃穿用度俱由他們掌管,這高氏出了包衣籍,但還有魏氏,她父親可是內務府的內管領!這下面管著的佐領,好些個都是在中宮、慈寧宮和他這裡承應差事的。

再想想內務府的野心,乾隆突然覺得渾身發寒,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信任誰,又該不信任誰了?這種芒刺在背,如坐針氈的感覺,真是讓他難受不已,下定決心定要把內務府好生整治一番才是。

可想歸想,但乾隆也清楚,此事事關重大,若是太過急躁,只怕其中會有人狗急跳牆……所以此事,還急不得。

乾隆冷笑了一聲,當日他命人將高斌帶下去羈押在刑部大牢,著人嚴加看守之後,便又命粘杆處徹查,究竟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