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取了最佳外國語影片獎,後來又經過了大量的文化宣傳,黃宗沾、黃柳霜、費穆、蔡楚生、《畫皮》……等等,一系列地元素地長期浸染。使得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中國地電影。
但是,對於京劇這種形式。美國人瞭解得並不是很多。所以出現這樣地評論。也是很自然地事情。
這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地結果,美國人可以理解義大利人的歌劇。但是很多人理解不了梅蘭芳帶來的這種表演樣式。
他們感興趣的,或許是一個男人扮演女人這種行為本身蘊含的一些東西,不如扮演得像不像。
費穆說梅蘭芳到達舊金山之後,去看他表演的都是一些華人華僑,美國人去看的很少,就和這個有很大的關係。
我明白梅蘭芳此行的目的。他可不是來演給華人華僑看的,他是要征服美國人,征服這些對京劇完全陌生的觀眾。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他現在做的事情,顯然遠遠不夠,即使他是公人的大師。
而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美國人對京劇的偏見,得讓他們像重視中國電影那樣重視起這種表演樣式,這個,自然需要夢工廠龐大的宣傳機器了。
所以,當甘斯和費穆他們去舊金山接梅蘭芳的時候,我把比採爾和柯立芝叫了過來。
作為文化出版集團的頭頭,比採爾手裡頭的《電影手冊》在美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此外,文化出版集團旗下的《市民報》也有眾多的讀者。
洛克特克電視臺,以及和我們關係極好的洛杉磯的媒體,這些都可以利用起來,我的想法,是透過這些媒體,在洛杉磯掀起一場巨大的宣傳戰這場宣傳戰,一定要在梅蘭芳抵達洛杉磯之前,讓美國人對這種藝術形式重新審視,而不是隨便地丟上一句:“可笑。”
在我的直接指示下,《電影手冊》做了一起專刊,這期專刊的封面十分的醒目,封面之上是一張塗抹著油彩的俊美臉孔,那是記者們從舊金山拍回來的梅蘭芳的一張臉,俊美得讓人窒息的一張臉。封面上的巨大標題是:《京劇,世界上第三大表演形式!》
在這份專刊中,前面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極為具體地為民眾講解京劇的歷史發展、流派、藝術準則、欣賞角度等等,內容十分的想盡,而且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中間更有很多旅居美國的對京劇有深刻研究的華人親自撰寫的介紹性的文章,十分的準確生動。
而在專刊的最後,是我親自撰寫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就是封面上的那個題目。
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在客觀介紹了京劇的同時,也給了京劇極高的評價。
“如果說把義大利歌劇為代表的舞臺表演看作成一種表演形式,把好萊塢電影表演堪稱是另外一種表演形式,那麼中國人的京劇表演,是和上述所說的兩種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第三大表演形式!”
“歌劇表演和影視表演,都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京劇中的表演,有著獨特的魅力。這種表演,蘊含著中國這個擁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的極其深厚的文明,它的那份靈動,它的那份靜止,它的那份含蓄與虛實,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我們必須用心去體會,才能夠發現它的美!”
“而對於好萊塢來說。對於電影來說。京劇這種藝術形式,特別是它的表演模式,無疑將會帶來極其深遠地影響。梅地表演。堪稱一代表演大師,這種表演,是和卓別林不一樣的,也和所有好萊塢電影的表演傳統有著根本地區別,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發。不僅僅是好萊塢電影界,我想美國文化界都應該鄭重地對待這種藝術形式,對待梅蘭芳。他和他的藝術。是迷人的。”
我的這片文章。有可能是我幾年來,寫得最長的一篇評論文章。寫得十分的全面到位。
這一期的《電影手冊》刊發出去之後。帶來地巨大反響。很多民眾對於這種從來沒有見過地藝術形式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尤其是雜誌上面刊登地那些精美、漂亮地劇照,深深地吸引了他們。
而很多好萊塢電影人。包括那些文化人,也對於梅蘭芳地到訪充滿了期待。
不僅僅是《電影手冊》為代表的洛杉磯紙質媒體,洛克特克電視臺顯然也沒有置身事外。他們專門製作了一個名為《京劇》地電視節目,同樣系統、客觀地介紹這種藝術形式,中間還穿插進去了一些拍自舊金山的梅蘭芳演出的一些京劇片段,然後進行講評,更開設了一些和觀眾互動的節目,節目已經推出,不僅在洛杉磯,甚至在整個美國都產生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