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各攻擊縱隊將黃維兵團分割圍殲。同時,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和特種兵縱隊一部歸中原野戰軍指揮,參加殲滅黃維兵團的作戰。而華東野戰軍第二、第六、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縱隊,位於宿縣、西寺坡地區,阻擊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北援,力爭殲滅其一部,保障中原野戰軍側背安全;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第九、第十二、魯中南、兩廣縱隊以及冀魯豫軍區獨立第一、第三旅位於徐州以南夾溝至符離集之間,橫跨津浦路兩側構築阻擊陣地,阻擊邱清泉和孫元良兩兵團南援。
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如果成功,就可以使徐州的杜聿明集團陷於孤立,也可以讓華東野戰軍主力在圍殲黃百韜之後得到短暫的休整,以便下一步在淮海戰場上集中力量攻擊杜聿明集團。但是,雖然有華東野戰軍的南北阻援,圍殲黃維兵團的任務畢竟需要中原野戰軍獨立完成。這也就是毛澤東後來將淮海戰役比成一鍋“夾生飯”的原因:“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無論在全域性上還是在區域性上,國民黨軍都佔據著兵力和武器裝備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的戰略決戰,中原野戰軍壓力巨大。
中原野戰軍參戰部隊只有七個縱隊和三個旅,部隊自大別山轉出後,未能得到及時的補充,從兵力上講,除了第一、第四縱隊各有九個團外,其餘的縱隊只有六個團,九縱只有五個團。平均下來,每個縱隊只有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人左右,其中的第二、第十一兩個縱隊僅有一萬兩千多人。這也就是說,整個中原野戰軍,可以參戰的總兵力約十二萬人,與對手黃維兵團的總兵力持平。但是,就武器裝備而言,中原野戰軍與黃維兵團差距巨大。在大別山的時候,因為部隊終日轉戰和大量的減員,重武器都被埋在了山裡,重炮也都被炸掉了。目前,除有限的幾十門山炮、野炮、步兵炮和兩百多門迫擊炮外,部隊的基本作戰武器是輕重機槍、馬步槍和手榴彈,而且彈藥嚴重不足。這樣一支部隊,獨自攻擊國民黨軍強大的作戰兵團,在以往的歷史上還從沒有過。
第十三章 淮海戰役:驚人的態勢(7)
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在幹部會上告誡大家:“打仗總有主攻方向和牽制方向,總有吃肉和啃骨頭。過去我們頓頓吃肉,現在啃一回骨頭就受不了的樣子,這是什麼思想?這是什麼思想方法呢?我要告訴大家,不要以為上回啃了骨頭,這次就讓你吃肉。要準備這次啃骨頭,下次還啃骨頭,第三次還是啃骨頭!”政治委員*則代表中原野戰軍表達了這樣的決心:“這是決戰,要把蔣介石的脊樑打斷,即使在這場決戰中,中原野戰軍全部打光,其他各路大軍也能渡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提出了“拼老命”的口號,要求“人人都要有燒鋪草的決心”——中原地區的百姓有個習俗,人死了之後要把他睡過的鋪草拖到野地裡燒掉,所以人死了也叫“燒鋪草”。
劉伯承、陳毅、*準備“燒鋪草”。
二十二日,他們率領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從豫北開始移動,二十三日到達臨渙集以東的小李家村,並在那裡安營紮寨。小李家村位於宿縣至徐州的鐵路與徐州至阜陽的公路之間,是國民黨軍黃維兵團、邱清泉和孫元良兩兵團以及李延年和劉汝明兩兵團三路大軍南北夾擊的會合點——世界戰爭史上還沒有過這種將戰役最高指揮部設在戰場的核心地區,戰役高階指揮員和他們計程車兵們近在咫尺的先例。徐州的劉峙和杜聿明如果知道劉伯承、陳毅、*此時所處的位置,該如何感想?
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奉命與黃維兵團死死糾纏,以引誘黃維兵團一步步地進入包圍圈,同時為其他部隊贏得戰役展開的時間。
四縱司令員陳賡對官兵們說,野戰軍主力在大別山苦戰一年,相比之下,四縱兵強馬壯,理應多承擔艱苦的作戰任務,多打硬仗。他親自帶領各級指揮員到南坪集地區察看地形,最後決定由旅長劉豐和政治委員胡榮貴率領十一旅堅守南坪集主陣地,十旅為右翼,九旅為左翼,十三旅為預備隊。
南坪集是蒙城至宿縣公路上的一個集鎮,緊靠澮河南岸,集鎮的背後是一座大石橋,橋上可以透過坦克和重炮,這裡是東進的黃維兵團必須突破的地方。
二十三日,黃維兵團以第十軍在左、第十四軍在右、第十八軍居中、第八十五軍隨後跟進的攻擊陣形,在坦克和飛機的支援下,突破十三旅三十八團的前沿阻擊陣地,向南坪集猛撲過來。上午八時,第十八軍的三個團,在八架飛機和二十輛坦克的掩護下,向十一旅正面陣地發動多路突擊。第十八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