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0多級石階,楊聰仰頭上看,只見這石階沿著那懸崖峭壁盤旋而上,狹窄的石梯直插雲霄,僅容一人透過。幾人扶著石階拾級而上,只見兩邊的崖壁陡峭如立,頭頂僅見一線天光,這才真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這千尺嶂上也有人把守。

過了千尺嶂便到了百尺峽和仙人橋,這白尺峽也是險要之地,是上華山的必經之地,依山傍壑,鋪有570多級石階,這百尺峽上也有一道天險,叫“老君犁溝”,相傳是當年太上老君在華山修煉時,看到人們開山鑿道,十分艱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著鐵犁在此懸崖上犁出了一條道,故名“老君犁溝”。過了這老君犁溝便是仙人橋了,這仙人橋橫在深谷之上,也是上華山的必經之路,過了仙人橋便是華山的北峰雲臺峰了,這雲臺峰山勢孤聳,三面是懸崖絕壁,只有一道山嶺通往南面的山峰,地形險要,從雲臺峰南上便可見一道黑色的山脊,宛如一條青龍橫臥在空中,龍頭龍尾各搭在一座山上,此山脊便是華山有名的蒼龍嶺了。

上到蒼龍嶺上,便到了金鎖關,這金鎖關是通往東峰、南峰和西峰的咽喉,也是華山派的重地,從此處還可通往中峰玉女峰,三峰之間有座鎮嶽宮,既是華山的名勝,又是華山派的重地,駐守著華山派的眾多弟子。東峰朝陽峰、南峰落雁峰和西峰蓮花峰又稱天外三峰,高聳入雲霄,相傳當年武當派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到此見三峰氣勢磅礴,便大為折服,可惜此時華山派已經佔了此山,於是他便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三峰,而後才取名三豐。那兩個華山派弟子先是帶三人遊了玉女峰,這華山的中峰之所以取名玉女峰,是因為相傳古代有個叫肖史的隱士善於吹簫,簫聲感動了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弄玉便離開皇宮跟他到此隱居,故名玉女峰。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夜闖華山(二)

遊了中峰玉女峰後,那兩人又帶楊聰三人遊覽了南峰,南峰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上到落雁峰,便能飽覽整個華山的全景,歷代名人墨客到此見華山的雄奇無不歎為觀止,北宋著名宰相寇準到此遊覽,便寫了著名的《華山》一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寇準將身在華山之巔的感覺準確生動地寫了出來。峰頂之上有一個神奇的“仰天池”,道家稱之為“太乙池”,此池常年積水不過一丈見方,但池水長年深不盈尺,久旱不涸,雨澇不溢,春夏秋冬池水始終清澈見底。華山派的祖師爺便在此池旁悟出了著名的太乙玄功的運氣之法,故此書取名《太乙心訣》。這南峰還有一處遊人必到的地方,那就是升表臺,又叫聚仙坪,善男信女在此燒香許願,然後把紙錢往山谷下扔去,紙錢會漫天飛舞地飛上天空,直到看不見為止,從不會落到山谷之下,因此叫升表臺。

由南峰向西北走便是西峰蓮花峰了,這西峰蓮花峰乃華山派的禁地,峰頂上的翠雲宮是華山派歷代掌門居住的地方,此峰筆立千仞,懸崖絕壁挺立,因峰頂上的翠雲宮前的亂石林立,如片片蓮花開放,故取名蓮花峰。這蓮花峰頂之上還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中間凹下去,形狀如刀削斧劈,取名“斧劈石”。相傳書生劉彥昌上京趕考路過華山,投宿在華山女神三聖母廟裡,見聖母塑像美豔絕倫,心生愛慕之意,便在壁上題詩一首,詩被聖母發現後,她覺得劉彥昌才華橫溢,人又長得英俊瀟灑,便生了凡心。第二天,劉彥昌離廟啟程時,因為大霧迷漫,迷失了方向,又被虎狼追趕,危機之中得聖母和侍女靈芝持寶蓮燈相救。侍女見聖母與劉彥昌兩人依依不捨,互相生了愛慕之意,便從中撮合,成全了一段凡仙姻緣,兩人在華山的仙境裡生活了一段幸福美滿的生活後,後來劉彥昌便上京趕考了。

這時候聖母已經懷了凡胎,劉彥昌為她腹中的嬰兒取名為沉香,沒想到聖母的兄長二郎神知道了這件事,他大為生氣,便帶領神將把聖母壓在華山腳下。聖母在山中生下了沉香,然後交給侍女靈芝撫養,劉彥昌下山趕考中了狀元,授雒州縣令,特到華山來接聖母團聚,才知道她被壓在華山腳下。靈芝把沉香交給了劉彥昌撫養,沉香長大後,力大無窮,他知道了母親的身世後,便一心要救出母親,於是他離家到處拜師學藝,後來在霹靂大仙的幫助下,終於打敗了二郎神,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全家才得以團聚。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後來人們便把這塊石稱為“斧劈石”。遊覽了蓮花峰後,幾人才下了華山,楊聰三人回到了山腳下的落角點。

第二天,楊聰與簡長老、魯長老兩人休息了一天。是夜,三人穿上夜行衣,決定上華山暗中探聽訊息,柳鐵生帶著宋青等人在華山腳下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