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還會存在男性對女性的性威脅和性侵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未把強Jian視為男權主義的一個根源,從未關注過家庭暴力問題,而女性主義對這一問題一直極為關注。女性主義者認為,總的來說,恩格斯對無產階級的婚姻持有過於浪漫的看法——由於沒有了經濟上的考慮,婚姻成為愛與性吸引力的自由選擇的結果,男人不會粗暴地對待女人,因為這種暴力行為的經濟基礎已不復存在;妻子一旦對丈夫不滿也可以自由地離異,因為把兩個人聯絡在一起的經濟、財產因素均不存在了。女性主義者批評恩格斯忽視了女性低收入的根源及其後果;忽視了丈夫從妻子身上獲取性和家內服務的意義,無論他們的婚姻是否以愛情為基礎。(Bryson; 73…75)&nbsp&nbsp&nbsp&

三、社會主義女性主義(4)

概括地說,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相比,經濟決定論的因素較少,雖然它不否認女性解放同社會主義的目標是一致的。此外,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所堅持的階級壓迫是更基本的壓迫形式不同,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認為男權的壓迫同階級壓迫一樣重要,二者都是最基本的壓迫形式。 西方女性主義學者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看法是,它過於強調女性解放與無產階級解放的一致性,忽略了女性的特殊要求和利益。這個批評是相當中肯的,在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當中,女性的特殊問題和特殊利益一直處於隱而不彰的地位。雖然從革命的基本理論上看,女性的解放和女性的利益一直被考慮在內,但是女性主義理論一直被排除在革命的主流話語之外,就連對女性主義這一概念認可與否都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甚至是一個相當敏感的問題。形成這一狀態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主義思潮畢竟是西方世界的舶來品,而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思想,而中國革命對於除了馬克思主義之外的一切西方思潮都有著高度的警惕性和牴觸情緒。&nbsp&nbsp&nbsp&nbsp

四、後現代女性主義(1)

1、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淵源及主要觀點 在女性主義三大主要派別長達百年的論爭之後,隨著西方國家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的程序,出現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流派,這就是後現代女性主義流派,有的理論家甚至將這一新流派的出現稱為女性運動的“第三次浪潮”。(Coole; 184) 我想,其原因在於後現代女性主義頗具顛覆性,它不僅要顛覆男權主義秩序,而且要顛覆女性主義三大流派據以存在的基礎。因此,嚴格地說,後現代女性主義並不能算是與三大流派並列的第四大流派。 後現代女性主義顧名思義就是女性主義加後現代主義。後現代社會在西方逐漸成為現實之後,後現代主義、後馬克思主義、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現狀肯定論、多元文化論以及生態主義等新思潮逐步進入了西方學術界主流。 從1960年代起,後現代理論在法國首先興起。法國後結構主義派的主要人物有: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拉康(Jacques Lacan),利奧塔(Jean Francios Lyotard),福柯(Michel Foucault),德魯茲(Gilles Deleuze),伽塔裡(Felix Guattari),保吉拉(Jean Baudrillard)等。他們批判西方現代主義的哲學、語言、文化、主體概念,開創了後現代理論流派。相比之下,哈貝馬斯派的批判理性還是以理性為基本原則,現代性概念還在使用。批判理論以“知識的生產”作為最主要的關注。後現代派則認為,啟蒙主義已經終結,現代性要求新的科學形式和新的話語模式。 法國的後現代女性主義代表人物有: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塞克瑟斯(Helene Cixous),伊麗加萊(Luce Irigaray)等。她們將後現代理論導向對男權制文化和生殖器中心話語的女性主義的批判。這一思潮從1968年開始出現在女性主義之中。從思想淵源看,英美女性主義一向重自由人文哲學;而法國女性主義則重後結構主義。前者與後者相比,是比較傳統的和男性中心的批判理論和方法。 後現代女性主義者大多活躍於學術圈內,但她們也參與女性主義的政治運動。如果要追尋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思想淵源,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後現代主義大思想家福柯。每一位後現代女性主義者都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無論她們對他的思想是全盤接受,還是批判的接受。福柯是一位懷疑主義哲學大師,是懷疑主義哲學傳統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