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很多有人都疑慮,前去報名做工的女子很少,後來聽說這是節度使府的兩位夫人辦的工廠之後,北庭各地很多女子就紛紛趕到庭州報名。
這三個工廠雖然有充足的錢財、強大的背景做支撐,但在辦起來的過程中也是磕磕絆絆,暗地裡還有許多人在嘲笑趙子良讓自己的兩位夫人在外面拋頭露面,只不過礙於他的身份而不敢在人前胡言亂語。
紡織工廠、印染工廠和製衣工廠在磕磕絆絆中終於開工了,經過技術培訓的紡織廠女人和印染廠女工們都很熟練地從事著這些工作,成品的產量也逐步開始提升,但是製衣廠的廠量就不盡人意了,而且對裁剪的衣裳在尺寸大小上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這幾件事情讓聶三娘頗為煩惱,好些天都吃不好睡不好。
這天傍晚趙子良回來後在書房看書,天黑時從書房出來看見聶三娘無精打采的從外面回來,不由問道:“三娘,你這是怎麼啦?怎麼跟霜打了似的?”
聶三娘揉了揉肩膀在旁邊椅子上坐下嘆道:“別提了,這成衣的尺寸到底要怎麼定做出來才能合身,實在太難了,而且成衣的產量始終提不高,軍中那邊負責採買軍服的官員已經把拿去的樣品已經退回來了,退回來的衣裳不是太大就是太小,還有式樣也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哎!”
趙子良聽了之後笑道:“原來你是為這事煩?你怎麼不早說,我告訴你怎麼做!”
聶三娘一愣,連忙道:“怎麼做?”
趙子良說道:“這種大規模裁剪縫製成衣肯定是不能量體裁衣的,也沒有物件給你們量體,所以只能根據體重和身高把衣裳的大小分為幾個標準,例如成年男子身高低於四尺六寸的人畢竟是少數,以四尺六寸的身高而又不胖不瘦的人作為一個標準裁剪出一個樣板;再以五尺一而又不胖不瘦的人作為一個標準裁剪一個樣板,又以五尺四、五尺七、六尺分別各做出一個標準樣板,一般來說五尺一、五尺四身高的人最多,所以這兩個標準的衣裳要裁剪得最多,身高高於五尺四和低於四尺八的人畢竟都是少數,可以少做一些!另外你可以跟軍方後勤官員說一下,讓他們統計一下兵將們的身高體重,做一個大概的統計數字,你們就可以根據這個統計數字判斷出各種標準的衣裳要做多少套!另外,軍隊需要的軍服不能做成我們穿得常服式樣,這寬袖長袍的,打仗和操練時也不方便,分別做成上衣和長褲,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你知道吧?一切以方便適合行軍打仗為主要宗旨!至於產量的問題,你可以把一件衣服裁剪和縫製過程分為若干工序,有做袖子的,有做衣領的,有做軀幹的,有釘釦子的,有做衣袋的,這些工序全部完成之後再把這些部位拼裝縫製起來成為一套成衣的,最後還有檢驗是否合格的,如果有線頭太多、手工粗糙等問題的,要退回去修改等等!”
趙子良剛說完,聶三娘就蹦起來向外跑去,他立即喊道:“你幹嘛去?”
“去製衣廠······”
“喂,你現在去幹什麼?都歇工了!”(未完待續。)
第637章 王正見死
到了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三月,陳清瑩和聶三娘管理的是三個工廠都已經走上了正軌,製衣廠製作的毛毯開始向北庭都護府軍方供應,無論大小、厚度、保暖效果,還是舒適程度都頗得將士們的喜愛,這玩意輕便,疊在一起體積不大,不佔位置,可是背在背上隨身攜帶,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宿營都很方便,北庭不產絲絮,要從中原購買引進太麻煩,耗費頗多,用厚實的毛毯取代絲絮做被褥最合適不過,到了冬天在毛毯上套一層麻布被套就好。
在這個時代,人們過冬基本上都是使用絲絮做被褥,用麻布做面料,窮困一些的百姓沒有絲絮做被褥,只能用麻布裹身過冬,十分困苦不堪。北庭這裡以前無人種麻,因此沒人紡織麻布,所有人都穿羊皮、獸皮製作的衣物,自從趙子良開始大規模引進中原漢人流民,這裡種麻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也因此有了麻布,加上大規模種植,麻布的產量還不低,人們因此春夏穿麻衣,秋冬穿毛皮衣物,這都是普通百姓的穿著;而富貴官宦人家,春夏穿綾羅綢緞,秋冬穿皮裘斗篷。
天氣開始回升之後,三家工廠開始向軍**應常服和鞋襪,都是用麻布做面料,麻織品是這個時代最常見和主要的紡織用料,普通百姓穿的衣物都是麻布為原料,其次是絲,但絲貴重,普通人家穿不起,只有富貴官宦人家才有條件,使用毛做紡織品的只在安西有少量部族,而且紡織水平極為低下,沒有形成氣候。
趙子良經過仔細權衡考慮之後,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