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按理說耕作經驗應該很豐富才對,為何這次差了很多!”
鄭三馬上認錯:“老大,這事是我的錯,我這些天實在是太忙了,兵士們耕作時我沒有耐心地詳細指點他們,只是匆匆示範一番就去幹別的了,負責監督的人也不是太懂,只是知道越早幹完越好,這事怪我!”
趙子良聽了鄭三這麼一說,也知道不能全怪他,畢竟他一個人需要負責的事情太多了,實在是分身乏術,而且這個時代的農夫根本不懂精耕細作的作用,只要鄭三這種一直跟在趙子良身邊並且見識過精耕細作好處的人才知道。
“算了,此事也不能全怪你,播種已經完畢,再想補救也不行了,只能在除草、鬆土、施肥和除蟲方面多下點功夫!”
鄭三連忙答應:“好的,此事我會派專人負責督促,並且對這些監督之人進行一些培訓和教導!”
農作物方面,除了主要作物小麥之外,還有大豆、青稞、蓿苜和小米,上等田種小麥,中等田種青稞,下等田種蓿苜和小米。不但可以收到將士們足夠的口糧,而且還能為牲口們收割很多草料,其中大豆就是戰馬的精料,吃了大豆的戰馬不但體力恢復快,而且耐力和衝刺爆發力都有大幅度提升。
趙子良不論是在哪裡任職,只要是獨擋一面,都歷來重視屯墾,在這個時代糧食是第一重要的戰略物資,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無論是在安西、河西還是在河東,由他主持的開荒而得良田數不勝數,繼任者基本上都沾了他的光,那些繼任者們其實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按照趙子良以前在任時的做法繼續下去就行了,但是很多人都自以為了不起,想要做出改變,但是實際上到最後越弄越糟糕。
如今碎葉都督府轄下的屯墾田地幾乎都是當年趙子良在任時期開荒出來的田地,不但數目沒有增加,而且還有些減少,一方面是負責屯墾的人懶惰了,又荒廢了很多田地,另一方面是很多田地在莊稼收割完畢之後沒有及時進行施肥,以至於有些田地在種了幾年之後肥力就沒有了,收成年年下降,到最後索性廢棄不再耕作。
這種情況在趙子良手裡當然不能允許,在耕地時,他都要求施肥一遍,而莊稼在生長過程中還要再施肥兩至三遍,桔杆不能燒,儘量都留在田地內做再生肥料,如果有條件的話,還要把桔杆切碎了再撒在田間,這樣容易讓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變成肥料。
能做肥料的東西很多,例如大豆榨油之後留下的餅渣就是很好的肥料,作物有這種餅渣做肥料生長很快。還有菜籽,榨油之後剩下的菜籽餅也是極好的肥料,只是菜籽這種作物必須要在冬天播種,來年春季才能收割,現在種植是來不及了,而且種植油菜不需要太肥的田地,下等田種植油菜都能有很好的收成。
現在木匠和鐵匠們正在製作各種農具,當然也包括榨油的器具,除了機械性動力無法得到之外,其實唐朝的農具在封建社會已經很發達了,很多農具都沿用到二十一世紀,這個時候西方世界的農耕水平比唐朝落後好幾個世紀。
這天趙子良巡視到鐵器製作作坊,幾十個鐵匠正在打造一個圓圓的凹凸型的鐵器,鐵匠們看見趙子良來了,都停下來。
趙子良擺手道:“別停下,繼續!”
鐵匠們於是繼續打造鐵器。
趙子良來到一處觀看一個鐵匠用小鐵錘不斷地捶打一個凹凸型鐵器,忍不住問道:“這打造的是何物?”
鐵匠回答道:“將軍,這東西是扣在石碾子兩端內側的,用木架套在石碾子上,方形木架上的兩個櫞頭就扣在這東西內,然後在木架上套上繩索,由牛或馬拉著走,就能把麥子碾下來!”
“哦?原來是這東西!”趙子良點點頭,問道:“現如今把莊稼收割起來之後只能用這種方法脫粒?”
鐵匠答道:“是的,大唐大部分農夫都是用這種辦法脫粒的,這樣是最快的,也有少部分農夫收割的麥子少,就用竹鐮架,一下一下的去拍,太耗時耗力!”
趙子良想了想,對身邊一個扈從說道:“拿筆墨紙硯過來!”
“諾!”
沒多大工夫,扈從就拿來筆墨紙硯,一大張白紙鋪在一張桌面上,趙子良用毛筆沾了墨汁在白紙上畫起來,畫得很認真。
鄭三、高適、岑參等官吏都站在旁邊觀看,趙子良很快畫完,眾人看去,只見這白紙上畫著一個方形船一樣的物事,看上面的尺寸標註應該不是很大,而且上面還有大小相連的帶齒的鐵器、木製滾輪,滾輪上插著密密麻麻的鐵三角,這是什麼?
高適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