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漏洞,我軍攻城勢必要付出一些傷亡,如果可以勸降他們,又何必多付出一些人命呢?再者敵軍兩個千夫長又互不統屬,如果我們勸降,他們可能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從而內部出現問題,等他們內耗又有何不可?如果我們現在攻城,兩個千夫長和他們的手下人馬必然團結一致對付我們,而且勸降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如果對方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投降,我等再攻城不遲!”
王倕也覺得趙子良的建議不無道理,勸降而已,真花不了多少時間,他當即道:“好,先勸降,如若不成,再行攻城!誰願意去勸降?”
將軍們都沒有動,打仗是他們的本事,但是勸降可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趙子良倒是有辦法勸降城內的吐蕃軍,不過他不想太過表現自己,免得這些各州刺史、軍使們見他功勞大,不爽他。
這時判官王維拱手道:“大帥,如若信得過下官,就讓下官一試!”
王倕大喜,對於文官來說,一旦主動請纓,事情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一般不會出什麼意外,因為文官們考慮問題周全,特別是做使者、說客這一些任務,事先就想好了面對對方時的種種可能,並有了應對之法,如此才有把握。
“哈哈哈,先生出馬必定可以勸降城內的吐蕃人,那就有勞王先生了!”
說完,王倕當即讓人準備節杖讓王維帶上,王維一手拿著韁繩控馬,一手舉著節杖向城下走去。
王維舉著節杖走後,王倕問道:“諸位認為王判官此去可否勸降成功?”
趙子良拱手道:“大帥,王大人既然主動請纓,想必是有一定把握的,大帥放心!”
其他人見趙子良這麼說,都沒有開口,此時說能不能勸降成功還早,只有等結果出來了才能塵埃落定。
唐軍軍陣距離城牆有一里,王倕、趙子良等人也聽不清王維在城下跟城上的吐蕃軍說了些什麼,沒過多久就看見城牆上好像發生了廝殺,這是吐蕃軍內部的廝殺,規模不大,有一些人被殺死,但殺戮很快停止。
半個小時過去後,才見王維打馬返回。
不等王維說話,王倕就問道:“先生,如何了?”
王維拱手道:“大帥,城內的吐蕃軍在下官的勸說下有了投誠之意,那些吐蕃軍大多不是吐蕃人,而是吐谷渾人,不過他們當中有吐蕃人的監軍,剛才在某的勸說下,吐谷渾兵將們殺死了吐蕃監軍,他們答應投降,不過他們有兩個要求:第一,悉秦和莫羅兩位千夫長要繼續領兵;第二,投誠之後,他們的待遇必須與唐軍一致,不可區別對待!”
這兩個要求完全在王倕可以答應的範圍之內,他也不問其他人的意見,直接對王維道:“可以,本官允了!還請先生再去一趟,告訴他們,本官答應他們的要求,本官會上奏朝廷,任命悉秦和莫羅二人為遊擊將軍,分別各領一支兵馬!”
王維答應:“諾!”
王維走後,眾將領鬆了一口氣,只要吐蕃軍開啟城門,就算他們再想反悔都不可能了,即便是現在,他們在斬殺了吐蕃監軍之後,他們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唯一的辦法就是投靠唐軍。
趙子良想了想對王倕拱手道:“大帥打算如何安置他們?”
王倕微微一笑,反問道:“趙將軍認為應當如何安置他們?”
趙子良拱手道:“大帥,如果讓悉秦和莫羅二人繼續統領原來本部人馬,大帥對他們的控制力只怕會很弱,那些兵馬是他們的族人,且又在他們手下很長時間了,只會聽從他們二人的號令,他們隨時可能會再度反叛!末將有兩個建議可供大帥參考:第一,維持他們的原來人馬不動,不過卻要在他們各自的人馬當中摻雜大量的漢兵和漢將,打散原來的編制,重新整編,派監軍在一旁輔佐,如此可以減弱他們對麾下兵馬的控制力,又監軍和漢將監督,諒他們也不敢隨意反叛,只要緊盯就行了。第二,把他們調離,允許他們帶少量扈從去別處赴任,留下的這些吐谷渾兵士另外派人統領,只要保證對待他們與對待其他唐軍一視同仁,有同等待遇,大帥就不算違背承諾,不過此法有明顯對他們不放心的嫌疑,只怕他們心裡會不舒坦”。
王倕問其他人:“諸位以為呢?”
赤水軍使楊敬述說道:“大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可不防啊,就算有不信任他們的嫌疑,那又如何?大帥只要不違背承諾就行了,按照趙將軍說的第二種辦法實行是最好的!如果以後他們二人不聽話,大帥隨時可以致他們於死地!”
其他各官員和將領聽了也都紛紛贊同,表示不能太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