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表的東西。
是自信?還是憧憬?
(有些私人的事情,接下來一週皆是存稿,自動發放,若出現錯誤還請各位海涵。不過一般不會出現錯誤情況)
第十一章 路在腳下
清溪縣縣衙,縣尉死了,縣令等小一品或是幾品的小官都逃之夭夭。於是這裡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南國王聖公方臘的行宮。
高堂之上,方臘沉思,默不作聲。
堂下,依次做著方天定、方垕、方七佛、方貌、方傑。
當方臘聽方天定說有關乎眾人性命的大事說的時候,方臘便毫不猶豫召集了家族所有成年男性,聚集一堂。當鄧元覺等人發現方臘的意圖之後,即刻拒絕了共同參加這一次討論。
這是方家,成為王族之後的第一次宗族會議。
方垕不愧是老一輩的人物,所謂薑還是老的辣,隨即說道:“天定說的沒錯,所謂弓射出頭鳥。我們必須放緩行軍。”
看到方臘依舊有顧慮,方天定經過思索,說道:“自周武之後,起義者無非兩類,一是如天定不凡人,起義之初便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甚至威脅到當朝皇帝的國都,但是這一類人終究都會失敗。陳勝吳廣,黃巾張角。還有一類人,起初並不起眼,卻悄然發展最後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勝者。劉邦、司馬懿、李世民這些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都是這一類人。”
方天定此言一出,眾人都陷入沉思,唯有方七佛最先醒悟,不愧是方家智多星,抬頭道:“這倒是真的,本來看上去沒什麼共同之處,天定這樣一解釋我就想明白其中道理了,勝者往往不是最厲害的人,而是最能忍的人。”
方垕方七佛相繼明白過來,方臘又豈能不止,但是大好江山已經擺在了面前,想要因為一句適可而止就停下腳步,那是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這麼大的誘惑卻要反其道而行之。
看到方臘的疑慮,方天定果斷起身道:“父親,不是說我們沒有實力問鼎中原,而是說,現在的我們就算乘勢拿下半個天下,也戰勝不了經營了天下長達百年的趙氏家族。我們必須隱忍,自從我們踏上這一條路之時就是你死我活,只有一方是勝者,我們必須積攢勢力,直到能夠一舉奪取整個天下!”
這一次,方天定沒有再喊方臘父王,而是重重的喊了一句父親。只有現代心理學者知道,這是心理暗示,暗示讓方臘自己明白自己不過還是個普通人,並不真的是什麼王侯。
方天定,穿越至後現代的一個平凡人。有野心嗎?沒有。但若是有這個機會,或者說被迫不成為皇帝就成為枉死孤魂,怎麼選擇?
擁有超越這個時代千年的思想,軍事知識的人,難道心甘情願的成為骷髏嗎?
方臘疑惑道:“我們可以拿下半壁江山,與趙氏家族分庭抗禮啊?”
方垕一笑:“大宋之前,幾百年中,有哪一個皇帝統一了天下?有哪一個皇帝坐穩位子超過了二十年?”
“這……”方臘思索之後發現,確實沒有,趙匡胤是對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若是真有一人酣睡,你也睡去,要是那人先醒過來,你就永遠也醒不過來了。“那我們具體怎麼辦?”
方天定堅決道:“我們要逼迫其他一同起義的人發展壯大,共同對抗宋軍,我們則縮小轄地,暗中發展。只有三點,兵精,將猛,糧足!”
話說到這份上,那就是脫離所謂道德的野心了。
起義之初,眾人的想法是拯救黎民,但是到了這一步,眾人還得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刀下亡魂。若是推翻宋朝,那就必須有一個新的王朝統一天下,每一個起義的人都相信,自己是救世主,這個亂世,必須由自己一手終結。
大勢之下,有勇有謀者,當得天下。在那之前,他卻要戰勝一群與自己一樣有勇有謀卻運氣不佳的人傑。
方臘需要做的,就是領導手下將領一次一次的勝利,至於怎麼勝利,那就是將領的事情了。主公善於識人任用賢人便可。
方天定,現在的身份,便是方家軍,紅巾軍的統領,實際上的三軍元帥。
方垕作為老一輩想問題遠比年輕人周到,直接一針見血,問道:“我們怎麼去逼迫其他起義軍發展壯大,一起對抗宋軍?”
說道這個問題,不知為何,方天定想起了一個歷史上默默無聞在後世卻大名鼎鼎的人物,宋江!
一個依靠施耐庵的文字,被天下人熟知義薄雲天的人物。至少水滸之初是義薄雲天。
這人,在歷史上,是與方臘同時代的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