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⒏緩拐�咔邐�夭�土恕襖鋦�饕濉薄T誒鋦�某綈菡哐劾錚�蟮ǘ�曬Φ鼗魍慫樟�瞧浣蘢鰲0⒏緩埂暗摯乖碩�鋇氖錄<し⒘蘇饢蛔芡車南胂螅���フ秸嚀峁┝絲犢��惹櫚鬧С幀@�紓�鋦�付�1982年3月21日為“阿富汗日”,並宣稱“阿富汗的自由戰士是在捍衛獨立和自由,這是全球安全和穩定的基礎”。 。。

一項註定要犧牲上萬人生命的事業(2)

實際上,這些“自由戰士”對全球安全和穩定毫無興趣。里根對他們的目標的表述顛倒了事實,事態的發展很快證明了這一點。蘇聯人一離開阿富汗,殘酷的內戰便接踵而至,塔利班隨之取得了勝利。後來,塔利班為“基地”組織提供了庇護所。 “9?11”襲擊事件之後,美國重新發現了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然後繼續駐軍,試圖建立一個以西方為盟友的國家。克里姆林宮才退出十幾年,美國軍隊又陷入與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毫無二致的境地。阿富汗人民對外國佔領者懷有莫名的厭惡,而這些外來人卻要向這些難以駕馭的人們強加政治秩序。

只要還在克里姆林宮的勢力範圍內,阿富汗就不會對美國造成威脅,就像1980年之前,分佈在阿富汗北部的蘇聯五個中亞共和國,幾乎算不上五角大樓的戰略重點,美國人甚至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1989年,蘇聯人撤出阿富汗,蘇聯本身也於兩年後解體,這種情況馬上發生了變化。在“9?11”襲擊之後,整個“中亞突然變成了美國的寶貴不動產”。根據某種逆向多米諾骨牌理論,賦予阿富汗的重要性提高了整個地區的重要性。2001年9月之後,提到中亞時,美國官員和分析家開始使用“戰略性的”、“重要的”、“關鍵的”等詞彙。這裡成了美國人的利益範疇,驅使美國必須加以關照。所以,里根的阿富汗政策導致的漣漪還在擴散。

伊拉克的“大規模戰爭”和阿富汗的“小規模戰爭”吸引了美國人的注意力,他們幾乎無暇關注這件事情。但是,與前蘇聯這幾個“斯坦”有關的軍事政策的演變很好地說明:在它不再可行之後很久,反射性擴張主義的外交政策傳統依然非常活躍。

在克林頓時代,五角大樓已經開始表現出對中亞的興趣,在前蘇聯共和國進行“維和演習”,建立軍隊交流專案。2001年,為了配合美軍入侵阿富汗,布什政府發起了更為密集的努力,在整個中亞為美國尋找立足之地。

五角大樓在這個地區的積極活動依然屬於“接觸”(engagement)政策這個官方用詞範疇之內。這個四平八穩的術語後面是各種各樣的活動。2001年以來,這些活動包括頻繁的培訓、演習和戰爭模擬,高階軍官和國防部文官例行性地訪問這個地區,提供慷慨的“安全援助”補貼來訓練和裝備當地軍隊。接觸的目的是增強美國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地區安全架構上的影響力,從而有利於美國軍隊進入該地區,為未來的干預行動奠定基礎。為了達到後一個目的,五角大樓已就領空飛越權進行了談判,並拿到了使用幾個中亞國家當地設施的許可。在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美國擁有一個建於2001年12月的永久性空軍基地。

美國在中亞駐軍是一項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有成功,也有一些挫折,包括被趕出烏茲別克。在分析家們討論未來步驟時,爭論的內容很能說明問題。對美國在該地區“腳印”的理想大小可能有分歧,但華盛頓已經形成共識,認為長期駐軍是必要的。觀察家們爭論永久性基地和“半熱型”設施哪個更好,但他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軍隊需要在整個地區行動的能力。

美國曾經走過這樣的道路。1898年“解放”古巴並將它變成保護國之後,美國開始著手將整個加勒比地區變成“美國湖”。就好像一個世紀之前,美國高階官員聲稱關心海地人、多明尼加人和尼加拉瓜人的福祉一樣,現在的美國高階官員也堅守對所有中亞人“經濟改革、*改革和*”的承諾。

一項註定要犧牲上萬人生命的事業(3)

但這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事實是美國正致力於將中亞併入“美國治下的和平”。儘管一個世紀之前向加勒比地區擴張帶來了經濟收益,強化了美國的安全,但現在向中亞擴張不可能帶來類似的利益。其成本將遠遠超過收益。

美國官員可能再也不會將阿富汗軍閥和叛亂者稱為“自由戰士”,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美國和北約部隊在今天阿富汗所打擊的,正是里根在20世紀80年代傾力支援的聖戰者的後代。

美國人喜歡把歷史分成“9?11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