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鬼吃什麼

砍鬼頭。

秋後問斬。

讓不安息的亡靈魂飛魄散。

以此衛道。

這是年輕下山道士無良的原話,他和我們一般年輕,比不上老輩道士,按照他的意思,並沒有能力進行超度的程式,只能快刀斬亂麻,以免再有生靈荼毒。

秋後問斬一詞應該始於唐朝,水滸英雄傳有提及秋後問斬一詞,應該是最早出現秋後問斬一詞,但是歷代問斬的時間並不一定在秋後,至明清才固定於秋後。

嘉慶之後又改於隨判隨斬,此由來依據農民作息相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來做區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後通常都會要求集中處死,亦會事先公告,為何選擇秋冬二季實行,主要是考慮示警的作用。

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當時有強迫民眾觀看,一般行刑的時間大約集中在9-10月之間。所以會有秋後問斬一詞,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因此死刑多於秋季執行。再則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蕭條,亦是進入一年的尾聲,亦適合執刑,春天象徵新生,夏季萬物正蓬勃生長,因此較不適宜取人性命吧。

“秋後殺人,春風滅鬼,人死在午時,鬼則要亡於子時。這是山上各位老輩人物說的。”無良說話時,表情並不輕鬆,似乎有其他考慮。

“人有人頭,鬼如空氣是虛物該怎麼砍?”我問。

“只能給它們做一具具鬼軀了!”無良抬頭望天,“時間來不及,只能用白紙紮成紙人了!至於砍鬼的刀,邱兄弟,你去附近河邊,找一截泡水的柳木枝回來,記住,要近乎腐爛的那種,再找一些已經空蕩的無主棺坑,挖回來一些陰土!”

邱子健離開後,我和無良開始在院子忙碌起來。

扎紙人。

那是扎紙匠的特殊手工活,以我們的水準,只能是大概出一個人形。

因為數量太多,每個只有三十公分高,扭扭曲曲的,奇醜無比。

好在無良只要數量,不要質量。

邱子健回來後,又將潮溼陰冷,並且散發腐味的“陰土”塗抹在紙人的脖頸上,說只有這樣才會讓附身的鬼物,切身體會到被“砍頭”的死亡滋味。

完成後,距離子時只剩一個小時了。

“邱兄弟,聽說你廚藝不錯?”忙活完,癱坐地上的無良開口說道。

“你餓了?”邱子健問。

“不是,要做一頓鬼餐,否則的話,那些鬼東西怎麼能引出來?”無良回道。

“鬼餐?那可不好做啊?”邱子健犯難了。

人可以吃飯,鬼吃什麼呢?

人吃五穀雜糧,天上飛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沒有不能吃的。但是人死了變成鬼吃什麼?若是同活著時候一樣吃法,恐怕六界的資源要枯竭了。

我在網上了解知道的,據說鬼是分等級的,吃飯也分不同層次。

一等鬼十殿閻王,吃供奉。

通俗的講,這等鬼君是吃財政撥款的。有天庭做靠山吃飯問題不值得擔心,哪怕混的次點,還有自己的家廟可混。

二等鬼地府人員,吃惡鬼。

地府工作人員涵蓋比較廣,常見的有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當然還有一個超級大猛男鍾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吃什麼歷來記載比較少,但是鍾馗的記載可很多。這哥們的畫像到處見,動不動就吃個惡鬼玩。沒錯,他是吃惡鬼的。由此可以推定,地府工作人員也是吃惡鬼的。

三等鬼可進輪迴的鬼,吃祭祀。

其實,這也是古代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原因。沒有後人祭祀,先人自然是要餓肚子了。所以,我們逢年過節給老祖宗送點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就是怕他們飢寒交迫。這種鬼似乎也沒別的方法弄到吃的,畢竟地府是沒有吃苦耐勞的農民的,只能靠後人了。

當然祭祀也是大有講究,在最開始的時候,鬼是直接吃祭祀品的,饅頭、豬頭什麼的放上供桌,吃完就不見了。後來,大約考慮到排洩問題,鬼改吃精華,那些貢品看似完好如初,其實精華已經進了鬼的肚子,只剩糟粕。再後來,大約考慮到大家工作那麼忙,沒有時間準備貢品,也就改吃香火了。香火一聞,鬼就大大吃飽了,簡單方便,甚至勝過軍用食品,靠譜。

四等鬼孤魂野鬼,可蒙拐騙。

淪落到這第四等是何其悲慘,進不了輪迴不說還沒有後人祭祀。幸好,活鬼不能被尿憋死,坑蒙拐騙搶的事情可是順手就來,完全遺留了活著時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