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基金主要透過以下三種方式退出:
一、上市(IPO)。
二、被收購或與其它公司合併。
三、重組。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股民常講的“私募基金”)是兩種名稱上容易混淆,但實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基金。
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一種權益資本。
從投資行為的角度來講,風險投資是把資本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使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商品化、產業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過程。從運作方式來看,是指由專業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資中介向特別具有潛能的高新技術企業投入風險資本的過程,也是協調風險投資家、技術專家、投資者的關係,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一種投資方式。
風險投資一般採取風險投資基金的方式運作。風險投資基金在法律結構是採取有限合夥的形式,而風險投資公司則作為普通合夥人管理該基金的投資運作,並獲得相應報酬。在美國採取有限合夥制的風險投資基金,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優惠,政府也透過這種方式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
風險投資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投資物件對為處於創業期(start…up)的中小型企業,而且多為高新技術企業。
(2)投資期限至少3…5年以上,投資方式一般為股權投資,通常佔被投資企業30%左右股權,而不要求控股權,也不需要任何擔保或抵押。
(3)投資決策建立在高度專業化和程式化的基礎之上。
(4)風險投資人(venture capitalist)一般積極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增值服務;除了種子期(seed)融資外,風險投資人一般也對被投資企業以後各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予以滿足。
(3…U…W…W)由於投資目的是追求超額回報,當被投資企業增值後,風險投資人會透過上市、收購兼併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資本,實現增值。
風險投資最終將退出風險企業。風險投資雖然投入的是權益資本,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獲得企業所有權,而是盈利,是得到豐厚利潤和顯赫功績從風險企業退出。
風險投資從風險企業退出有三種方式:首次公開發行(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被其他企業兼併收購或股本回購;破產清算。
顯然,能使風險企業達到首次公開上市發行是風險投資家的奮鬥目標;破產清算則意味著風險投資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損失。
以何種方式退出,在一定程度上是風險投資成功與否的標誌。在作出投資決策之前,風險投資家就制定了具體的退出策略。退出決策就是利潤分配決策,以什麼方式和什麼時間退出可以使風險投資收益最大化為最佳退出決策。
第五章 貨幣和信用——關注金融學理論應懂的金融學
第一節 金融的邏輯起點——價值、貨幣和信用
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山西“票號”,則主要以異地價值交換為目的,讓本來需要跨地區運物、運銀子才能完成的貿易,只要送過去山西票號出具的“一張紙”即匯票就可以了;需要資金的創業者找不到投資方,而願意投資的又找不到合適的專案,投資銀行家把他們兩方牽到一起,利用他平時在張三和投資方中間建立的信任,促成投資交易並獲得佣金;準備結婚的小夫妻為買婚房而到銀行辦理按揭貸款,用原本只夠買幾個平方的首付款,就提前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這些都屬於“金融”的範疇。
金融學的定義之爭
英文中,金融學是“Finance”。在我國國內學界,對“Finance”一詞的翻譯及內涵界定存在較大爭議。總覽50多年來國內出版的各類財經專業辭典,“Finance”一詞的漢語對譯主要有“金融”、“財政”、“財務”、“融資”四種。相對而言,後三種譯法用途相對特定,唯有“金融”頗值商榷。
“金融”就其理論內涵來說,在國內具有轉軌經濟背景下的典型特徵。基於貨幣、信用、銀行、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國際收支、匯率等專題的傳統式金融研究,對於“金融”一詞的代表性定義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絡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劉鴻儒,1995),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