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CPI和PPI統計
PPI的價格蒐集與企業的生產和財務統計一樣,是由企業按月向統計調查部門報送相關的報表,透過經驗稽核、邏輯稽核和統計執法檢查,來控制資料質量。而對CPI則採取採價的方法,即由調查員到抽中的調查點直接採集代表規格品的價格。CPI調查點的選擇按照佈局合理等原則,將不同區域各種型別的商場、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分別按銷售額、成交額和經營規模為標誌,從高到低排隊,依據所需調查的數量進行等距抽樣。如北京市就抽了646個調查點,代表規格品達到1500種左右,平時5天一採集,價格變動頻繁時每日採集。按月對採集的資料分層加權平均,計算出CPI總指數和分類指數。
Tips: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蒐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他們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蒐集資料,蒐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
雖然PPI現在也越來越受關注,但由於是針對企業進行統計,所以,更多是一些學者、官員和企業界人士予以關注。而對CPI,很多社會人士不僅關注而且多有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