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9部分

向華軍投降,“印度洋拱心石”錫蘭島落入華軍之手。

~~~~~~~~~~~~~~

繼續求月票……V

第五卷:鐵血拒俄復故疆 (一千三百三十一)印度告急

在錫蘭戰役中,華軍共殲滅英軍53000餘人,擊沉各式英國艦艇72艘,摧毀英軍坦克及各色裝甲車輛276輛,擊落擊毀英軍飛機93架,華軍此役投入海陸軍兵力近10萬人,傷亡8543人,損失坦克86輛,各類艦船13艘,飛機21架。

在“梵天”計劃大獲全勝,錫蘭島為華軍光復之後,華軍隨即以錫蘭島為跳板,展開了對印度大陸的進攻。

而在華軍進攻印度本土之前,英國在印度的三百年殖民統治,也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在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華夏的崛起和世界政治形勢的不斷變化帶給印度巨大的衝擊,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為了保住這顆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為璀璨的鑽石,英國對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進行了殘酷無情的鎮壓。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兩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被英國殖民當局鎮壓。甘地和印度國大黨的許多領導者也都身陷獄中。兩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失敗使印度人民看清了英國殖民當局的兇惡本質,對國大黨的熱情驟然下降,而以錢德拉。鮑斯為首的“自由印度”組織則取得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權。

深受中國影響的錢德拉。鮑斯堅決反對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堅信只有透過武裝鬥爭才能趕走英國殖民者,因此“自由印度”組織在成立之初,就在印度廣泛蒐集武器和情報,建立地方軍事組織,並進行了秘密訓練。

在戰爭爆發後,原本駐紮在印度的英軍大量調往南洋地區,而代之以印度士兵組成的後備部隊。一些跡象表明中國一定會對印度英軍發動進攻。鮑斯知道這意味著印度將獲得千載難逢的擺脫英國統治的機會,於是更加緊了起義準備。

使人難以忍受的等待終於到了盡頭。就在華軍佔領緬甸的第二天夜間,印度的各條主要鐵路線都遭到了襲擊,不過這只是印度民眾自發的破壞活動。在隨後的幾天裡“自由印度”組織設立了“印度解放游擊隊司令部”,並派遣多名中央委員分赴全國不同地區去領導和指揮游擊隊。很快,起義的烈火便在印度各地燃燒起來。

儘管英國人這場武裝起義採取了種種預先防範措施,但由於起義的範圍廣大(很多地方是印度民眾進行的自發起義),英軍對約三分之二的印度鄉村失去了控制,而整個印度到處都燃燒著起義的燎原之火。一份英國情報部門的報告寫道:“這不僅僅是如何對付‘自由印度’組織的問題,而是要對付一場全民族的暴動。1857年的歷史(指1857年至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似乎正在重演。”

邱吉爾不能忍受這種“混亂”情況在印度無休止地發展下去。他不理會還在監獄裡的甘地等人發出的“和平呼籲”,而是嚴令英印軍政當局馬上“採取措施恢復印度的秩序”,英國駐印度最高司令官蒙巴頓釋出命令,由韋維爾上將指揮英軍以及部分廊爾喀僱傭軍,在空軍飛機的支援下,開始對“自由印度”領導的游擊隊發動大規模攻勢。雙方進行了激烈交戰。

由於印度解放軍游擊隊得到來自於中國的支援,英軍對游擊隊的每一次進攻都受到了頑強的抵抗。由於游擊隊出沒不定,疲於奔命的英軍常打敗游擊隊收復的一些城鎮在英軍離開後又落到了游擊隊手中。一系列的失敗表明,游擊隊在同技術兵器佔有優勢的英軍正面作戰時缺乏經驗,他們也不善於進攻英軍牢固設防的據點。而正如一些英國檔案所表明的,根據在新加坡有過對付當地華人起義軍“經驗”的韋維爾上將的報告,英印軍司令部認為不僅要擊潰游擊隊,而且要切斷游擊隊和後方的聯絡,這樣才可以把起義鎮壓下去。因此,英印軍司令部下令對支援起義者的地區的印度人民採取專門的報復措施,包括在城市裡大規模地槍殺和平居民。為了震懾起義者,韋維爾還下令將被俘的起義軍人員綁在大炮前,然後當著印度人的面將他們開炮轟成碎片——之所以採取如此殘忍的行刑方式,是因為信奉“轉世”的印度人認為,如果他們的屍體被毀滅,他們將不會有來生,韋維爾認為這是對印度人最嚴厲的懲罰。對於起義者的傷員,韋維爾也同樣採取了同樣的殘酷手段,讓英國坦克和卡車在游擊隊傷員們躺臥的田野上開來開去,把他們通通碾死。

英軍的暴行激起了印度人更猛烈的反抗,很多城市都遭到圍攻。為了支援國內的起義運動,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