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最大的還是作為防禦主力的鄉勇隊,其餘就是剛剛派上第一線,還不怎麼適應的鄉勇營青壯跟民團青壯。
雖然依舊免不了一番心痛但吳可已經十分的滿意,仗打成這個樣子第一道城牆防線都沒丟失,真的很出乎他的意料。
最為重要的是,此戰證明了太平軍並不是不可戰勝,同時還應證了那句老話:在戰鬥中學習是最快適應戰鬥的方式。
如果說昨天水牛打得還很艱難的話,今天二狗的戰鬥就相應簡單輕鬆了不少,且對太平軍的打擊更大。
不是二狗比水牛強,也不是二狗手下比水牛手下會打仗,至於地利優勢二狗雖然更佔便宜,但也沒有想象中那般巨大。
主要原因還是鄉勇隊逐漸適應了太平軍的戰鬥風格和戰鬥強度。
昨晚二狗帶人支援上來後,按照習慣參加了鄉勇隊內部的總結經驗會議,吳可可沒少指出其中的問題和關節所在,這讓二狗和其小弟少走了許多彎路。
效果可以說得上立杆見影,度過了初戰時的緊張之後,二狗和手下鄉勇青壯的表現十分優異,有那麼一點戰場老油子的架勢。
簡陋城牆雖然是太平軍的主攻方向,但說老實話這裡的戰鬥並不激烈,主要以中長距離攻擊為主,有那道厚厚的傾斜‘人工冰牆’存在基本沒啥短兵交結的機會。
主要的傷亡出現在兩邊山林陣地,蚊子手下那幫斥候戰鬥力確實不錯,輔助的民團青壯在王大喜跟劉大黑這兩猛人帶領下,戰鬥力也不可小覷。
儘管鄉勇隊和民團一貫以來訓練有素,之前吳可考慮到這幫傢伙單兵戰力不行,特意為他們量身定製的小組配合作戰訓練,效果非常理想。
可再怎麼理想,在與太平軍短兵交擊的時候,民團的傢伙都免不了緊張等等負面情緒,再加上雙方人數之間的差距,出現不小傷亡難以避免。
幸好山林之中不適合大兵團展開,加上不管鄉勇隊青壯還是民團青壯,都十分熟悉在山林中行走作戰,加上還有背後的弓手和後備隊及時支援,受傷的不少直接戰死的確實不足三分之一。
同時這樣的血戰,讓那幫臨時招收的鄉勇隊菜鳥迅速成長成熟起來,雖然沒有與太平軍直接對抗的經驗,但見過了血也見過了死人之後,想來只需要適當給他們適應戰鬥的機會,很快便可成長為合格的戰士。
吳可滿意了,對面的太平軍大將張帆自然就不爽了……
連續三波攻擊失敗,負責主攻和牽制的兩個旅級戰鬥單位損失慘重,傷亡人數竟然達到了恐怖的近千,這讓張帆十分不滿。
巨大的傷亡還在其次,最讓他不爽的是竟然連山口那面簡陋城牆都沒攻上去一次。儘管敵人使出的‘人造冰牆’打了太平軍一個措手不及,但也不至於表現如此差勁吧?
兩邊山林的戰鬥倒是還算順利,可是敵人的表現也越來越好,戰鬥從剛開始時的生澀慢慢變得油滑熟練,好似太平軍在幫對方練兵一般,想想都讓他覺得十分鬱悶。
張帆鬱悶,作為負責具體指揮的督軍更為不爽……
在督軍大人看來,太平軍上上下下都太過驕傲自大,一點都沒將對面的敵人放在眼裡,戰前沒有經過詳細的偵察和部屬,這才是導致連續三波進攻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至於造成這一情況的罪魁禍首,自然就是剛剛把他大罵了一通的老大張帆。
當然,這話放在肚子裡腹誹可以,他可沒膽子真說出來找死。
不過連續三波進攻失敗也不是沒有作用,最起碼負責具體指揮作戰的督軍看到了鄉勇隊的漏洞所在,想到了一個十分不錯的進攻計劃。
心中有了腹案之後,他立即想心情不好的老大張帆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希望改變之前的作戰計劃……
第176章山林戰火熊熊起
“你真的認為這樣的計劃有效?”張帆斜瞥了自家督軍一眼。
“應該比眼下效果要好得多!”督軍不敢亂打保票,只得含糊回答。
“那好,就試試你的計劃!”張帆沉吟片刻,最後還是點頭勉強認可了督軍的建議。
太平軍很快調整作戰部署,大柱山出口簡陋城牆陣地前方的太平軍人數一下子減少到兩個旅級戰鬥單位剛剛過千,而兩邊山林陣地前的太平軍進攻部隊則增加到近五個旅級戰鬥單位兩千三百餘人!
不等防守一方的鄉勇隊跟著做出調整,在時間即將進入傍晚時分的時候,太平軍便分成兩波對兩邊山林陣地發起戰鬥以來最大規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