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政策從扶桑其它區域裡自行“上鉤”的百姓,而另一部分則是花錢從大唐、新羅等地大批次採購來的奴隸和工匠。

甚至於還有一些人是來自突厥、契丹、回紇以及吐蕃等地,由於扶桑這邊將會成為一個類似於“養殖區”的所在,這種民族大融合的事情非但不是件壞事反而是件好事。

畢竟扶桑人的個頭和體形都偏矮偏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先天不足。有了這些外來的人口,特別是那些生來就強壯的種族,經過血脈的“雜交”之後,總能培育出更好的人種。

而且,隨著外來的人口越來越多,純種的扶桑人也就會越來越少。有朝一日,扶桑勢必會成過歷史。而大唐時空的未來,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什麼日本人出現了。

當初李安然選擇扶桑做為自己在海外的第一塊地盤,可從來不是出於什麼好的目的。如果不是考慮到眼下這個時空的扶桑還沒有做出後世好人神共憤的事情,這會兒估計早就被滅絕了。

眼瞅著立花家這邊的第一次出征已經告一段落,成果也是相當的喜人。在看到戰後的內政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之後,全程現場關注的李安然這才帶著蘇小媚回到了流求島。

與當初頭一回降落到流求島不同,兩人還沒有飛回到島上時,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座氣勢宏偉、神聖莊嚴的宮殿屹立在整座島海拔最高的玉山山巔之上。

當初為了修建這座神宮,李安然不得不借助多功能探索飛船上提供的各種裝置將整個山峰的頂部給削平,然後利用從大唐時空的世界各地開採來的石料進行建造。

同時在建築風格上也並非純粹的東方特色,而是結合了東西方建築的長處。如果有現代人能夠抵達這裡的話,就能從這座戰神宮上看到希臘、埃及、印度神廟的痕跡。

為了能讓這座戰神宮更加的符合戰神的身份,除了造型很恢宏大氣、神聖莊嚴之外,神宮所佔據的這處山峰還被加工了一下,四面環繞的懸崖峭壁直接就封死了上下的通道。

當然,這並不是說神宮就沒辦法進出了。只不過是普通人別想進出而已。而環繞在玉山最高峰四周的那些山脈也沒有浪費,統統根據山勢和環境被改造成了可供人類居住的地方。

能夠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都將得到神宮的庇護。沒有戰爭、沒有災難、沒有飢餓、甚至連疾病都不會有。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地方就算比不上傳說中的伊甸園,也差不多了。

只可惜,想入住到這些被稱之為神眷之城的地方,可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地。

ps:今天第一更,求訂閱、月票、打賞、收藏、推薦還有點選,一個都不能少啊!

第431章港口

ps:今天第二更,求正版訂閱支援!

其實當初在決定製造一艘城市級星艦做為自己的神域時,李安然就曾經動過把整座流求島,或者其中一部分直接改造成星艦。只可惜,這個想法沒能得到科塔娜的認同。

按照對方的說法,把一個島嶼改造成星艦的工程量實在太大了。別看島上有著現成土壤、山峰,同時飛船上也擁有能量護盾、力場護盾的技術,但改造起來依舊會相當的麻煩。

別得不說,光是這麼大的一艘城市級星艦從海面上升起時所無法避免的震動,就很容易造成山石崩裂的情況。除非先行把流求島或者區域性區域給升空,然後再進行改造。

可這樣一來,除非島嶼一直懸浮在空中或者太空,否則一旦進入飛行的狀態,特別是突破地球引力的限制飛到太空的過程所能產生的震動,依舊會對整個島嶼造成很大的影響。

想要避免這個問題,就得對所有的山體以及內部結構進行加固和相應的改造。這樣一來,不管是成本還是安全方面都遠不如後來設計的神域號城市級星艦來得更有優勢。

至於綠化方面的問題,雖說沒辦法象懸浮島那樣直接放在星艦的表面,卻完全可以安置在內部開成公園或者綠化帶之類的地區。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夠起到維生系統的作用。

自從決定將流求島給佔下來做為自己的神宮所在地之後,對於島上的原住民。李安然一開始秉持的是願意留下來的就留下,不願意留下的就給些錢統統打發走的態度。

反正流求島在大唐貞觀初期時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就算沒人願意留下來給自己“打工”,而是都要花錢打發走,對於富可敵國的李安然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

可在這個過程之中,也並非是沒有遇到阻力。比如,有人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很久的家鄉,有人想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