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去,無疑便是握住了書院的命脈,這樣一來,鶴望書院將大大受制於朝廷,與其他官辦書院逐漸同化,再不復往日超然的地位。

從任命李恆泰為學院監察開始,皇帝一方便開始了這場針對書院的棋局。第一步,查出幾個書院真正的蠹蟲,趁機將學田案大白天下;第二步,藉著之前查出真正蠹蟲的勢頭,雞蛋裡挑骨頭,將惡行無限放大,不斷將“鶴望書院總出蠹蟲”的印象灌輸給天下人;第三步,借海運案拿捏住周家,又引得黃韜之孫殺人,拿捏住黃家,至此,握住了書院中對於朝堂勢力影響最大的兩家;第四步便是如今的收網階段,在書院聲勢降到最低時,借學田案露出真正目的,掌管書院學田。

逮到全部收網之時,書院聲望不復以往,學田事務也不能自主,這就是皇帝最想達到的結果。

書院人士自然不可能同意,但如今形勢比人強,無論是周家的海事案還是黃家的殺人案,真正目的都是為了此刻。書院派知道,周黃兩家便是捏在皇帝手中的兩枚棋子,想要周黃兩家脫困,書院派就不得不低頭。

周黃兩家一為儒家之首一為兵家之首,門生遍佈朝堂的文武官員之中,周黃兩家如今被皇帝捏住把柄,這些官員便投鼠忌器。

就算有人不在乎周黃兩家,也沒有多少理由反對,因為如今的鶴望書院,經過李恆泰那一番折騰,聲望已經下降到歷史最低點。更因為之前學田案被鬧得天下皆知,如今皇帝派人接管學田事務的理由便顯得很充足,書院派即便想反對,皇帝只憑學田案就能把他們的嘴給堵住。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書院這次務必要在學田事務上吃虧了,區別只是吃虧大小而已。

朝廷掌控學田也分什麼程度,對於書院來說,全權接管自然是最壞、也最無法接受的結果,他們頂多能接受朝廷派個監工,或者書院方起碼掌控學田事務上的大半權利,不然就真的淪為朝廷的附庸,與其他官辦書院無異了。

皇帝自然是想完全將學田握在自己手裡,但他也知道,這並不現實,他要真想那樣幹,就得預防朝堂上半數的臣子暴動了。

所以雙方雖然各有訴求,但都心知對方底線,欽差大人要做的,便是跟書院人士不斷扯皮,盡力為皇帝謀求最大好處。

原本若沒有李恆泰的事,雙方扯皮一番後應該就能達成協議了,但現在出了李恆泰的事。李貴妃心有不忿想拿書院撒氣,磨著皇帝將幾個自家子弟派去襄城,就是為了給書院、給周家找麻煩,私底下又像欽差大人施壓,務必要欽差大人給書院點顏色。

欽差大人倒還不糊塗,但到底礙於李貴妃威勢,不得不斷給書院找麻煩,撩撥地一眾書院派怒火鬱結,簡直是沿著書院派的底線走鋼絲兒,學田事務也一再扯皮,遲遲未能達成協議。

欽差不糊塗,皇帝也沒糊塗透頂,即便再怎麼寵愛李貴妃,他也不會一直壓著書院,因此雙方扯皮到春末時,便已經彼此有了停戰的準備,欽差大人只等著皇帝令下,便準備見好就收。

然而,不等皇帝的諭令下來,那幾個被李貴妃派來當攪屎棍的李家子弟便出事兒了。

☆、101|7。04

李家這幾個子弟就是被李貴妃派來專程給書院派添膈應的,乾的事兒其實跟以前的李恆泰差不多,就是每天找書院人的茬,雞毛蒜皮一點事情無限上升,只是如今還在和談階段,無論他們如何構陷,欽差大人轉身就把人放了,因此除了惹了些怨言咒罵,倒沒出什麼大簍子。

而除了找茬之外,紈絝們的任務還少不了向欽差大人施壓,讓他在學田問題上向書院獅子大開口。當然,欽差大人腦子不糊塗,依舊像處理那些被找茬的人一樣,當面應承,轉身就把他們的話當屁放了。

除了這些之外,李恆泰吃喝嫖賭敲詐勒索的本事,也被這幾個紈絝完美繼承,襄城所有與海運沾邊兒的商戶們的錢櫃再次慘遭洗劫,就連鶴望花鋪,都因為曾出售襄荷託趙寅年帶來的南洋植物而被狠敲了一筆。

雙方和談的關鍵時刻,又剛弄死李恆泰不久,襄荷怕事多生變,也就暫且忍耐,權當破財消災了。

但不得不說,這又一次敲詐以及那些紈絝這些日子在書院攪風攪雨的行徑,著實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如今只要腦子還算清楚的書院學子也都看清了李恆泰和這幾人的真面目,當面罵不得,背後卻可這勁兒地咒罵這幾人早死早託生。

不巧的是,學子們又一次聚眾痛罵時,剛巧被這幾個紈絝聽到。

都是血氣方剛的少年,結果自然是天雷勾動地火,唇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