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作品和著名的祭文;正殿為漢代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廊前紅柱矗立;斗拱昂然。正殿內正中彩塑黃帝坐像;上懸漢篆金字巨幅“人文始祖”;兩側為女英和娥皇。兩邊側殿陪祭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炎帝神農、蚩尤等上古先賢。
祭臺在廟宇外;位於新修的軒轅廣場中間偏北;就在軒轅殿大門對面。祭臺整體為花崗石;欄杆和表面石板為漢白玉;祭臺高18米;分九層;底部邊長45米。祭臺也是漢代風格;每一層的牆體上都佈滿了精美的浮雕;內容全是講述黃帝的種種功績。
這一系列建築在今年6月才全部完成。
此時;黃帝陵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踵擦肩;因為今天是文德嗣第二次公祭黃帝。在1910年開國前;文德嗣已經來過一次;不過那次因為準備不足;搞得很簡單;只是備下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沒有專用的服飾;也沒有準備樂隊;連祭文都是顧曉綠寫的;整個一篇半文半白的東東。
那次公祭被一些“野生大師”們吐糟了好長一段時間;他們嘲笑科社黨高層“在蠻夷地方呆久了;不通禮數”;絲毫不知傳統禮儀;整套儀式錯漏百出;甚至連韃子都不如。至少俺大清還知道祭祀是要用三牲祭品的;哪有用鮮花水果就算祭品的道理?祭文是要用傳統駢儷文為主才顯得莊重;哪有用滿篇散文當祭文的道理?而且那篇文章好多大白話不說;幾句文言還寫得狗屁不通。簡直就像是個草臺班子搞的事情;完全沒有一點兒中央政府的樣子。
他們哪裡知道;文德嗣也覺得很冤枉;他也是疏忽了時代差異;完全是按照後世掃墓的那套來的;那套禮儀在後世也不能算失禮。他根本沒想到;在這個時代連掃個墓都還有這麼多道道;結果鬧了次大笑話。
科社黨政府雖然也養了一批“家養大師”;但文德嗣根本不重視他們;平時都很難想起他們;自然也沒去找他們參謀參謀。而科社黨內部也不是沒有不懂行的;比如章瘋子等國學專家也是內行;只是當時他們不是忙著其他事情;就是沒擔任相關職務;文德嗣自己也沒想起要詢問這方面的事情;所以就稀裡糊塗的鬧了次笑話。
文德嗣雖然不在乎那些“野生大師”的嚷嚷;反正如果他們嚷得太過分;會有中社部請他們去參加義務勞動的。不過他還是覺得;應該把這個活動搞得隆重一點;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象徵;隆重的祭祀儀式;可以凝聚民族意識;增強國民的文化認同感。前一次確實搞得太簡單了。
在去年;總統府就下達一份檔案;將黃帝陵和炎帝陵定為中國的聖地。並各派出一個營的護陵衛隊;平時做守衛;有重大活動的時候出任儀仗隊。沒錯;他們是儀仗性質的部隊。只不過因為他們呆的地方比較特殊;所以在後來;這兩支部隊就被民間的好事者稱為“聖墓守衛”;傳出了很多yy故事。
另外;就在黃帝陵這裡整修完成之後;文德嗣就帶領中央領導來這裡舉行新中國的第二次公祭儀式。這次又正好是大勝日本之後;還收回了大量失地;更是開疆拓土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去了。這次祭祀真的有種告慰祖宗的感覺;更有種說不出的爽快;因此今天大夥的情緒都很高。
當然這一次文德嗣是有準備的;他也不想在鬧笑話了;既然時代不一樣;那麼就按這個時代的規矩辦好了。於是;幾乎被遺忘的“家養大師”們;這次總算再次進入文總的視野。文總就成立了“公祭炎黃籌備委員會”;讓中宣部部長章炳麟抓總;負責這次公祭的準備工作和儀式安排以及期間的主持;又把文史院的那幫“家養大師”們丟給他;讓他安排任務;這個任命可把章瘋子高興壞了。章炳麟雖然是位堅定的革命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很傳統的文人;對於這一類事情;那是太喜歡了。
當今年準備進行政府公祭的訊息傳出後;就連那些“野生大師”也心動了;哪怕他們開始都嘲笑過文德嗣的第一次公祭“狗屁不通”;但看他們現在的樣子;就好像那些風涼話不是他們自己說的一樣;一個個都想方設法往籌委會里鑽;積極得很。
別看這些“大師”們一個個表現得高貴冷豔的;一幅“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樣子。但實際上這個“不為五斗米折腰”;僅僅是“五斗米”的分量不夠;而不是他們不會折腰。當你把“五斗米”提升到了“五石”、“五十石”、“五百石”甚至“五千石”的時候;這些人的腰就會變得跟麵條一樣了。
如果這些人去於一些具體基層工作;那就是“五斗米”了;他們是瞧不上的;其實是他們不會於;也於不了。他們想的是走“終南捷徑”;靠著嘴炮被老大三顧茅廬;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