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
帶隊的楊參謀當機立斷,命令炮兵們馬上架炮,向堵塞物進行轟擊。
“轟隆隆——”一枚枚重炮炮彈在堵塞處炸開。
爆炸後的煙霧和激起的泥土水浪不斷騰空而起,堵塞江水的土石方一點點被炸松,遠遠地都能看到江水被震盪起了一個個漩渦。
“轟!轟!”炮擊仍在繼續。
終於,一聲悶響,堵塞處被炸開了!
堰塞湖中的山洪在高水位蓄積的巨大的勢能,以及上游來水的強大動能推動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奔湧而出,急速地向下流衝去。
在現場進行搶險指揮的市公安局吳局長和水利專家們對此非常滿意。
他們紛紛上前來和楊參謀握手:“感謝,感謝部隊的支援!”
幾位水利專家尤其有些興奮:“搞了這麼多年水利,還是頭一次看到用大炮來洩洪,真是太震撼了!”
楊參謀也笑著說:“我幹了這麼多年炮兵,炸水壩洩洪也是頭一次啊。不是實戰,勝似實戰了。”
大家正在高興地說笑的時候,一名水利部門的觀測人員忽然叫了一聲:“不好!那兒怎麼有一枚炮彈沒炸?”
楊參謀一聽,趕緊又拿起炮隊鏡觀察起來。
公安局的吳局長是轉業多年的陸軍軍官。他自然知道152重炮炮彈的威力,也緊張地拿起望遠鏡看過去。
在江對岸的泥土裡,一枚亮黃色的炮彈彈體,赫然出現在望遠鏡的視野裡。
離它不遠的地方,就是正被江水越衝越大的洩洪口。
如果讓洪水將這枚炮彈捲走,就會對下游的村鎮造成嚴重威脅。
特別是如果衝到下游的白龍江大壩,一旦碰到壩體的水閘——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水利專家們比吳局長更早地想到了這個問題。
他們焦急地問楊參謀:“怎麼回事?那枚炸彈怎麼沒爆炸?它還具有破壞力嗎?”
楊參謀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後,分析給在場的人聽:“152炮彈安裝的是碰炸引信。我推測,這是一枚後來發射的炮彈。由於炮擊時阻塞物已經被轟開了,這發炮彈可能是落到了水裡或是鬆軟的土裡,由於引信感受到的碰撞力不足。而沒有發生爆炸。我能看到炮彈頭上的引信還在,所以這枚炮彈隨時還可能爆炸。”
“那怎麼辦?要不,你們再打幾發炮彈,把它引爆了?”一位水利專家說。
“這……”楊參謀為難地說:“我就怕萬一沒引爆炸彈,反而把土方轟得更鬆了。讓那枚炮彈直接掉江裡了。”
“那怎麼辦啊?”
楊參謀再看看那個躺在泥土上的炮彈說:“實在不行,我上去,就地拆除引信好了。”
“絕對不行!太危險了!”吳局長斷然否決了他的提議。
因為那洩洪處的水流特別湍急,眼看最多五分鐘就會沖刷到炮彈所在位置。這麼短的時間內,人根本不可能走到對岸,接近那枚炮彈。而且那邊有些鬆軟的土方對人員的安全威脅也很大。
楊參謀說:“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不對,讓我再想想……”
吳局長一急,倒也想出了個主意:“用槍打!那個引信不是還在嗎?用槍直接打引信。不也能引爆炸彈嗎?”
“對呀!我怎麼想不到這樣也行!”楊參謀激動地說。
沒想到在關鍵時刻,專業炮兵還沒有步兵老大哥的腦子清楚,都忘記了只要引信完好,子彈打到引信上,也是可以引爆炸彈的。
當然。這也是因為楊參謀陷入了本專業的思維定勢,根本沒想到隔得這麼老遠還能讓子彈打中那麼小的引信。
他馬上把這個困難提了出來:“我們倒是帶了兩把槍。81槓,可沒有瞄準鏡啊。”
吳局長還是經驗老到,果斷地說:“那就打連發,說不準就有一發子彈打上引信了。快,時間不多了,楊參謀,快點行動吧!”
楊參謀馬上呼叫炮班。
兩名炮兵攜帶八一式自動步槍,跑步趕到江岸邊。
楊參謀簡單說了情況後,命令道:“檢查槍支,子彈上膛!準備射擊,連發速射,開始!”
吳局長暗暗搖頭:畢竟不是專業的步兵,連射擊口令都喊得不準確。
但這會兒,他也顧不上糾結這點小毛病了,忙舉起望遠鏡觀察著對岸的炮彈。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兩名炮兵俯臥在地,向著對岸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