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手下卻很有一些人才,文有張松、董和、王累等人,武有嚴顏、張任、楊懷、吳懿、雷銅、吳蘭諸將,可謂文武兼備,而且從漢中南下西川,路有天險相阻,劍閣、葭萌關皆為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更重要的是涼軍並不熟悉西川的地形,李肅的細作網在西川也毫無建樹,在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具備的情形之下貿然南下,很可能會被川軍拖入長期消耗的泥潭,這是目前的涼州軍事集團所要極力避免的。經過慎重考慮。馬躍、賈詡皆認為現在南下西川地時機遠未成熟,最終決定放棄進攻西川,於建安十年(197年)正月率軍北返關中。

漢獻帝建安十年夏。

中原大旱,黃河斷流、赤地千里,兗、豫兩州百姓顆粒無收、生人相食,而此時的河北卻是風調雨順。春上小麥喜獲豐收,袁紹認為這是天象喻示,南下中原、討伐曹操的時機已經成熟,遂於建安十年(197年)七月令謀士陳群撰寫討賊檄文、昭告天下。

八月中旬,袁紹點起冀、幽、青、並四州大軍共計三十萬眾,對外則號稱七十萬,分別從河北各地浩浩蕩蕩向黎陽開進,一直到了九月上旬,各軍才陸續匯聚到黎陽城外,連營數百里。頗為壯觀。

九月中旬,袁紹令長子袁譚率三萬幽州精兵渡過黃河進攻白馬,又令次子袁熙率領三萬青州精兵進攻延津,名垂青史的官渡之戰爆發。

風塵僕僕趕到宛城的馬躍和賈詡來不及竭口氣。就匆匆前來宛城東效的涼軍大營。先到宛城地李肅早已經和馬超迎候在轅門外。馬躍翻身下馬,早有親兵上前牽過馬韁,馬躍隨手將手中的馬鞭往親兵懷中一擲,邊往中軍大帳走,邊回頭問馬超、李肅道:“孟起,子嚴,袁、曹兩軍交戰的情形如何?”

馬超亦步亦趨地跟隨在馬躍身後,恭敬地答道:“兄長,袁紹的七十萬大軍已經在黎陽集結待命。曹操也正在集結兵力、調運糧草。準備北上官渡迎擊袁紹。”

“七十萬!?”

馬躍突然頓住腳步,回頭有些難以置信地望著馬超。

李肅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