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語。”我說:“不,那是真理。幫助別人的確是一種快樂。”

“助人為樂”,說起來簡單,但要體味到“樂”字實屬不易,這種心態要從小培養,長大再教就難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孩子心靈這片土地上,從小播下“助人為樂”的種子,長大後,他們就會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多為人民辦好事,體驗到完美人生的快樂;如果種下“自私自利”的種子,孩子長大後只會關心鼻子尖底下的丁點兒小事,怎麼能有所作為,又怎麼能獲得快樂呢?

“助人為樂”這四個字,蘊含著人世間至真至誠至美的奇妙含義。“助人”為什麼會快樂呢?因為可以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生存價值。由於你的幫助、付出,使對方的困難得以解決,使別人的不便變為方便。這其中顯示了你的價值,自然令你有一種成功的體驗,覺得自己還有點用呢!正如歌德所說:“你若要喜愛你的價值,你就得給人創造價值。”

孩子愛幫助人,愛做好事,這是人類善良的本性所致,應當弘揚。但是我卻發現,由於大人們對人生的誤解,他們所表現出的自私心理和功利主義,對成長中的兒童極易造成不良的影響。

“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表現出了對人的一份關心和一份愛,表現出現代人高尚的情操,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同情、善良、熱情的種子。

“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雖然這種幫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卻顯示了孩子們的能力。他們為自己有能力去實現自己曾經認為難以完成的事業,有能力去參加道德建設而感到驕傲和愉快。

寫在前面

我們國家要走向現代化,最大的障礙,並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資金問題,更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十幾億人口的素質問題。資金可以積累,技術可以創造也可以引進,但是十幾億人口的素質是無法引進的,這必須靠我們去提高。

什麼是素質?是指人在後天透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

人的素質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兒和中小學階段,所以古語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說法。

著名兒童教育家葉聖陶認為:“教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