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好,聽懂這話的人,都紛紛善意的笑了起來。
莊睿所書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副對聯,的確是寓意很深。
據《宋史。蜀世家》上所記載,當時的後蜀主孟昶。曾令學士章遜在桃木所制的木板上寫下了這副對聯,這也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由於最初是寫在桃木上的,所以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能逛書房四寶店鋪的國人,大多都是喜愛書法的文化人,有些知道這典故的人,就給旁人講解了一下,別看只是一副簡單的對聯,能將其寫出來,還是要有很深厚的國文功底的。
莊睿的這番拋磚引玉,倒是讓一些自我感覺不錯的人,也紛紛要求寫上幾個字,過年本來就是圖的個熱鬧,誰也不會在乎一點筆墨,趙寒軒找個了夥計,給眾人安排了起來。
“莊老闆,咱們借一步說話,可好?”
趙寒軒這外面的店鋪裡現在有二三十個人,加上有人要現場作書,又擁擠進來一群圍觀的人,的確有些吵鬧,不是談話的地方。
“好……”莊睿點了點頭,兩人進入到了裡面的隔間。
“老趙,這合同也看了,感覺怎麼樣,籤不籤?”
過了今天,莊睿就要忙起來了,也沒空和老趙繞圈子。開門見山的問道。
“莊老闆,這是我佔了便宜啊,沒說的,老趙我簽了,而且這店交給我打理,您就放心吧,一準錯不了……”
趙寒軒此時面對莊睿這個年輕人,心裡不僅是佩服,更是對其有種仰視的感覺,因為要是換成了自己,雖不說落井下石,但是絕對給不出這樣一份合同的。
莊睿的那份合同,多出來的30萬,裡面已經註明了,是預先支付給老趙10個月的工資,對於這個,趙寒軒倒是沒有什麼感激莊睿的想法,但是後面一條條款,的確讓趙寒軒動心了,對莊睿的魄力也是欽佩不已。
莊睿拿給老趙的,是兩份合同,一份是“書雅齋”的轉讓合同,這個合同很簡單。只不過是一些轉讓條款,但是在另外一份聘用合同裡,卻是有幾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莊睿在這份合同中,有這樣一條條款,就是當現在書雅齋內的貨物,銷售盤點清楚之後,新進的書房四寶的銷售,趙寒軒佔毛利潤總額的百分之二十,這也就是說,莊睿送了文房用具兩成以上的份子給了趙寒軒,還不用他出一丁點兒本錢。
有些朋友可能感覺這百分之二十不是很多。那就錯了,上面所寫的是毛利潤,也就是銷售總額減去主營成本後的利潤,具體一點就是隻減去了貨物的進價成本。
這裡面並不包括像是水電、房租、折舊損耗、員工工資等諸多開銷,趙寒軒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他心裡明白,要是認真計算下來,可能莊睿最後在文房用具上所賺的錢,還不如自己多呢。
老趙對“書雅齋”的經營狀況是最清楚的,那些存貨,最多半年就能賣出去,這樣的話,在半年之後,趙寒軒等於就是在經營自己的生意了,並且還不需要承擔一點兒的風險,如果做的好的話,或許並不比以前所賺的錢少。
趙寒軒也看出來了,莊睿準備經營的重點,是古玩珠寶類的物件,不過他這店鋪夠大,分出那麼一塊來,並不會影響到文房用具的銷售。
莊睿給出這條件,不怕趙寒軒不玩命幹,這才是他最為佩服莊睿的地方,想要馬兒跑,先給馬兒草。
說老實話,在之前趙寒軒心裡還是有一些不滿的,自己賣店而不是賣身,莊睿把兩件事情扯在了一起,利用自己急於用錢的窘境,要把自個兒捆綁在這一年。
老趙在給莊睿打電話的時候,雖然嘴上是答應了,心裡卻並不是很舒服,但是看到合同後,那點不滿早就煙消雲散了。
“老趙,你也不用謝我,我對文房類物件的經營。一點兒都不瞭解,日後即使你給我帶出倆徒弟,恐怕在生意上還是會抓瞎,你幹這一行這麼多年了,交給你來經營,大家都有錢賺,何樂而不為呢……”
莊睿給出這份合同,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才做出的這個決定,他腦子裡雖然有兩個人選來接老趙的班,不過細想一下,那倆貨恐怕就是學個兩年,也未必就見得能出師,到時候在文房這一塊,自己肯定做不下去的。
而這家店鋪的面積夠大,莊睿經營古玩玉石,只需要一小塊地方就可以了,所以他還是想把文房生意繼續做下去,這就需要老趙在一年之後,繼續在這裡幹了。
莊睿知道,自己以前做過老闆的人,是很難再去給別人打工的,因為很多人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