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整理一下現有的情報。
愚人眾,公子,百無禁忌籙,絕雲間仙人,籌劃送仙典儀,不敬鬼神的刻晴,算無遺策的凝光,以及神之心。
這些情報已經能把整件事情理清楚了。現在璃月最有可能對帝君動手的只有愚人眾和璃月七星。
前世玩遊戲時可能不是那麼瞭解,但當關楓今生了解璃月之後發現,愚人眾外交手段雖然厲害,但在有神庇佑的璃月完全展不開手腳,這一點不像是蒙德。
而愚人眾最開始,或者說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巖王爺的神之心,這一點已經在蒙德證實。
所以以這點為前提推導,關楓很快就能理解公子讓旅行者找仙人,然後幫忙籌備送仙典儀的目的何在了。
仙人是用來拖住璃月七星的,他們想要在璃月港作威作福,前面有兩座大山,一個是帝君,一個是璃月七星。
現在帝君死了,那麼唯一能阻止愚人眾的就只有璃月七星。
而帝君死亡,作為璃月權力巔峰的七星,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把仙人找來,仙人會第一時間徹查七星。
只要仙人和七星對上,七星再無多餘的精力對付愚人眾,那他們自然就可以開始自己的計劃了。
而幫忙籌備送仙典儀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打探帝君的屍首的位置。
推測到這,就又可以反推出一點,那就是愚人眾並沒有刺殺帝君,如果真是他們刺殺,那麼戰鬥的時候肯定會把神之心直接拿走,不然為什麼會讓屍首出現在七星的面前,給自己增加任務難度呢?
當然這也不能排除愚人眾刺殺帝君後,因為某種原因來不及取走神之心的可能性。
但這種可能性太小,現在的推導需要以大機率事件是“真相”為前提,不然這輩子都不可能搞明白事情的真相。
那麼愚人眾沒有刺殺帝君,那全璃月也就只剩下了七星會刺殺帝君了。
但七星中最不敬神的刻晴都沒有刺殺帝君的打算,其他六星會瞞著她刺殺帝君嗎?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就是,凝光的典儀上的舉止實在太奇怪了!
熒基於這點認為凝光是想將責任推到觀禮的人群,為自己開脫罪名。
這一點說的通,分析的也沒毛病。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太不瞭解凝光了!
雖然他從來沒見過凝光,但關楓早已聽聞凝光的威名。
像這般算無遺策的人,在謀劃一件天大的事情之前,怎麼可能會留下這麼明顯的漏洞呢?
就算把罪名推給愚人眾都比推給觀禮人群要合理的多吧!
基於以上的兩點,關楓能確定璃月七星也沒有刺殺帝君。
那麼愚人眾和七星都沒有刺殺帝君,那真相已經很明顯了。
那就是帝君要麼被不知名的強者擊殺,要麼就是假死!
但帝君實力強勁現如今能擊殺他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可能性極低。
反觀假死這一點,關楓之前就有推匯出來過,甚至還和刻晴探討過璃月離開帝君的可能性。
況且熒和派蒙兩人今天才和迪安簽了有約束力的契約。
基於以上的推論,關楓有百分之八十的機率能肯定帝君是假死的!
只要資訊足夠,這個結論愚人眾和璃月七星都能推匯出來。
但問題就是,這雙方勢力都被帝君突然死亡弄得不知所措。
再加上他們很難想到帝君會假死這一點,但他關楓之前就玩過假死這個套路,所以能很快的往這一點上聯想。
想到這,關楓摩挲起了自己的下巴
帝君假死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要璃月港獨立,順帶觀察一下璃月港能否度過難關。
自己現在雖然推匯出了真相,但並不知道帝君現在在哪。
但如果想要觀察,那最好的視角不是上帝視角,而是第一人稱視角。
因為上帝視角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觀察氛圍,氛圍是必須去感受的,上帝視角做不到,但第一人稱視角卻是可以的。
所以帝君會以別的身份參與到整個事件裡,是這個意思嗎?
確定了帝君現在大致上的位置,關楓又不禁思考起來,自己在這個事件中能做什麼,能得到什麼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既然帝君想要測試璃月,那自己自然不能告訴別人帝君假死的真相。
要是真說了,帝君會先滅自己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