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肯定在想,我的情況怎麼這麼奇怪,對不對?”老者微笑道。
“不錯!”方凌築道:“你明明是個最高明的劍客?為什麼卻讓一個小小的強盜搶走了手裡的神劍?”
老者大笑,道:“最高明的劍客也有最弱的時候,偏偏我就遇上了,而且我身體沒有絲毫內氣,本就是普通人的身體,七老八十的人,怎麼搶得過一身蠻力的強盜?”
方凌築笑了,道:“那你身上的天地之氣從何而來?”
老人也笑了,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問他道:“你應該知道,我身上的是什麼劍?”
“仁道之劍!”方凌築道。
老人哈哈大笑,神色間顧盼生輝,然後豪邁無比的道:“孟子有云:‘我善養浩然正氣,天下之本在國,國這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否聽過?”
方凌築點頭,明白老人據說的話是孟子所講的,所謂浩然正氣,就是剛正之氣,只有大儒才有!也明白了老者身上氣勢的來源。
老人又嘆息著道:“有人道,‘天下萬物皆可入武’,這佛,道,魔皆以武尊天下,卻不知道儒也能武,世人只知道儒為文人,卻也不知道這儒學之武道,也是絲毫不遜於其他任何一道!”
方凌築在旁靜靜的聽著,他此刻渾然不知今日與這老者的一次見面,將會在《天下》引起多少波瀾。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儒劍之道
老人頓了頓,繼續道:“這《天下》的人絕大部分人肯定都以為這儒生肯定是手無縛雞之力,是不是?”
“我想應該是的!”方凌築道。
“可是他們都錯了!”老人笑道,“這儒學之道,怎能有文而無武呢?我儒家尊西周周公為元聖,武王死,諸侯叛亂,周公南征北戰,文治武功,可以說文武並重,他便是儒門武功的創始者!”
說到這,老人又道:“我儒家武功到了春秋末年時,在聖人孔子的手中才得到大成,那時已是戰亂四起,諸侯之間征伐不斷,流民敗寇流竄四野,他55歲那年,首創仁者之劍,劍道大成之下,便獨自一人帶領門下數十弟子周遊列國,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其中的兇險自然不必多說,沒有極高明劍術的話怎麼能安身保命呢?”
“老丈說得不錯!”方凌築道,老人所說的這一切確實讓他耳目一新。
老人又笑道,“可笑世人都不知道這些,人人都知道孔子身通六藝,所謂六藝就是指,禮,樂,射,御,書,數,這射就是武功,御就是騎術,他又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後世那些酸腐文人只以為他這是對文學的追求,卻不知道這也是他十五歲立志學劍,七十歲達到隨心所欲境界,萬物皆為劍的真實寫照。”
如果不是方凌築在現實裡對段故事有所耳聞,他肯定以為這是《天下》在遊戲裡穿鑿附會的,但如果這不是穿鑿附會的話,他就已經想到製作《天下》這個遊戲的天下游戲公司身份和背景不是很簡單了。
老人的話並沒有停,又聽他道:“在孔子手中創下‘儒劍之道’,也就是‘仁劍之道’後,到了孟子手中被再次發揚廣大,他在仁劍之道的基礎上,悟得《浩然正氣訣》,創‘王道之劍’,當時兵禍四起,百家爭鳴。他以王道之劍先敗當時被奉為第一劍法的墨家劍法,又逐逐一挑戰諸子百家的武功劍術,也是大勝而歸。
自此以後,儒家劍術才聞名天下,但傳到了荀子時,儒家開始分化成兩派,兩派雖然都認為仁道之劍為最高境界,但一派以孟子的王道之劍為第二,一派以荀子地霸者之劍為第二,荀子的弟子韓非李斯繼承了荀子的劍法,而韓非和李斯就是幫助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最大功臣,後來法家和儒家爭鬥,法家一派藉著兵權,謀劃‘焚書坑儒’這一嚴重打擊我儒家的事件。
在那次浩劫中,只有少數武功高強的儒者逃出來,其中荀子的劍法被融合在法家地武功裡而得以儲存。
再到西漢以後,百家罷黜,獨尊儒術,這百家中間當然也包括了法家,百家逐漸融合成了魔教,魔教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別人的長處,不斷吸納親的血液,就成了這天下間最大的勢力。
那時,我儒家受到魔門重創,已是人才凋零,又憐蒼生疾苦,以仁道為主,不願大動干戈,而且武功多已失傳,大多儒生已經棄武從文,數百年也沒恢復元氣,直到大儒董仲舒的崛起,儒家才再次復興,他的仁道之劍天下第一,魔門各方勢力沒有一人能在他手下走過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