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女亦不似神農、軒轅兩族早早定下媒約婚嫁,淺今年年方十七,除了父親與弟弟,之前還從未有任何男人碰觸過她的身體,此刻被姜惑粗糙的手指輕觸臂彎,面上雖努力不動聲色,一顆芳心卻早已怦怦亂跳,幾乎忍不住要用手按住。
寄風見淺與姜惑之間顯然並無自己想象中的“緣分”,大覺沮喪,仰天長嘆道:“豈止是死心,簡直是傷心欲絕啊。”
淺哪知道寄風的心思,白他一眼:“有什麼可傷心的?這印記得之於天地,來之於父母。你倒好,認了一個大哥就忘本了。”
姜惑訕然一笑,轉過話題:“我們還是先去找武成王吧。”
淺沒好氣地問道:“你為何要找他?莫非想拿他入朝歌邀功麼?”
姜惑正色道:“武成王盡忠報國,世人皆知。如今卻被朝歌大軍追襲,我只想替他稍盡綿薄之力,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被奸人所害,”
寄風撫掌讚道:“這才是我的好大哥。武成王既然欲去西岐借兵,我們乾脆一路護送他入西岐。男兒在世,本應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姜大哥既然不被紂王所用,不如投入西岐效力,也不枉這大好身手。”
姜惑淡然道:“我還有些俗事未了,不便投軍。”
寄風毫不猶豫:“無論姜大哥意欲何往,我與姐姐總會跟著你。”
“休替我作主。你也哪都別想去,乖乖跟我回家。”淺對寄風一瞪眼,嬌柔的面上平添了幾分英氣,喝道,“你離家幾年,只顧在外面逍遙快活,難道就不掛念在家中的父母嗎?”
“我不回家。”寄風急得大叫,“爹爹總誇姐姐最明事理,自然聽說過好男兒應該志在四方,又怎忍心讓弟弟做一個安守家中、碌碌無為之輩?依我看倒不如我們隨姜大哥一起闖蕩江湖,若能做出一番事業後再回家去,也好讓父母顏面生光。”
“我才不聽你胡說八道!”淺低叱寄風道,“就會花言巧語,倒不見你真做出什麼事情來。”
寄風急得跺腳,拉住姜惑道:“大哥,快幫我勸勸姐姐。”
姜惑輕咳幾聲:“寄風兄弟言之有理,淺姑娘不妨三思。”他的聲音越說越低,不知怎麼,望著淺那張雖神情淡漠卻依然俏麗無雙的容顏,既盼她留下,又有些不願忤逆她心意。
淺把姜惑的神態瞧在眼裡,嘴角忽又露出一抹笑意,微咬紅唇,對寄風嘆一口氣:“也罷,權且再由你胡鬧一次,待救下武成王后就隨我回家,不許再耽擱了。”
寄風歡呼一聲,復又眨眨眼睛:“聽說西岐地博物豐,定有不少稀奇的玩意兒,姐姐就不想見識一番?”
淺一瞪眼:“你真是得寸進尺啊。”寄風吐吐舌頭,連連告饒。心中卻另有計較,暗忖只要到了西岐,總不至於再讓姐姐把自己綁回家去。
姜惑聽淺終於答應同行,心情莫名暢快,大笑道:“待你二人爭執完,恐怕武成王也早被朝歌大軍追上了。”但望著面前的三條岔路,卻不知應該往何處走。
淺垂首沉思。事實上她起初對姜惑頗有成見,完全是因為鄙視姜惑投身費府,認蘇妲己為母等等舉動,加上寄風把這位“姜大哥”的本領吹得天花亂墜,不免生出逆反心理。待聽說姜惑獨闖聖劍居、當街約見聞仲與黃飛虎、又從蠆盆萬蛇之口脫險等種種事情後,態度已大有改觀。今日初見,竟發現姜惑原來是洚州城外那救百姓脫困的少年,又親眼目睹他在萬軍叢中從容不迫的矯健身姿,再聽到他一番義正詞嚴的話,對寄風的判斷更無懷疑。不過她天性矜傲,雖已在心底承認這位“姜大哥”確是一位俠肝義膽的少年英雄,但仍帶著些許防備。
寄風在岔路前徘徊不定,皺眉道:“這三條路雖然都可去西岐,但大雪遮去了行跡,要想順利找到武成王可要大費一番周折了。”
淺亦道:“而且此去西岐,途經五關,皆有大商重兵把守。武成王不過率幾百家兵,恐怕……”
姜惑笑道:“若非如此,又怎能顯出我們的本事?”
寄風見姜惑信心十足,豪情蓋天,鼓掌叫好。口中發出呼哨,正要催狂風隨意選一條路,卻被淺止住。
只見淺忽沉眉凝目,口中發出低吟之聲。
姜惑不明所以,寄風在他耳邊低聲道:“我這姐姐面冷心熱,已在幫我們尋找武成王的去向了。”
姜惑偷眼望去,但見淺此刻雖是神色端嚴,唇邊卻依然掛著那淺淺的笑意,在紛揚大雪中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腦中忽又閃現出不拘苟言笑的青妍與嬌俏頑皮的聞笑笑來,若論容貌無疑以淺為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