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個環節就是保證資金的安全。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選股時大多數是正確的,可是最後還是賠錢了。為什麼?因為你如果不透過鎖定利潤來實行良好的資金管理,同時在不明智的交易上不肯承受小額損失,那麼即使你選的股票不錯,最後還是會賠進去。
如果資金沒有遭受損失,你總可以在別的交易上賺取利潤;如果資金遭受了重大損失,就需要你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彌補這一損失了。損失得越多,為了回到原地花費的時間就越多。比如一個10萬元的賬戶,這時賺10%是1萬元,但若你“不小心”虧到了5萬元,那時候你再賺10%,只有5000元了,你得做兩次同樣的交易,才能賺到1萬元;而從10萬元虧到5萬元是虧50%,賺回5萬元需要漲100%。
因此,一定要保證資金安全。一是避免虧損;二是避免由於資金長期壓在不利交易中而錯過賺錢的交易機會。這兩者的重要性難分高下,任何一方面稍有閃失,就會導致你大虧特虧。第一點很好理解,誰也不想虧損的,許多人也在努力地做著;但第二點似乎就不那麼被理解,要做到就更難了。打個比方,A、B兩人同時在6月初買入一隻股票,但它一時沒有漲,A堅信它最終一定會漲,即使它已經跌了不少,仍然一路持有等待光明的到來,最後他拿了三個月,看著它“發黴變爛”,才不得不扔了。B則不同,見該股不肯漲,早就賣了它,然後不斷地在其他股票上買進賣出,期間也有虧損(小虧就止損),但也抓住了幾隻表現好的股票,到現在,B的資金已經增長了近40%。現在誰都看明白了,資金管理的決策是多麼重要。而且,A的教訓是多麼的普遍,又是多麼慘重——在股市交易中,我們經常會做出一點傻事來,然後奇怪自己怎麼能做出這等傻事。
回到短線現實,現在股指已經摸到了5200點,近日市場已經初露調整之象,雖然幾天的盤中震盪並未改變股指向上的勢頭,但“藍籌泡沫”、“股指高企”、“區域性瘋狂”、“管理層暗示”、“散戶化傾向”等有形和無形的壓力已經匯聚在一起,特別是管理層的態度,將決定今後一段時間市場的方向。
因此,“見好就收、逐步減倉”現在已經變得緊迫起來,最難辦的是持有近期“動都不動”的股票,本指望它們能借著大盤的“牛勁”有所表現,但時至今日仍無起色。一般來說,市場的做多慣性也是有傳導性的,那些不肯漲的股票,其中也多多少少有主力的參與,面對市場火暴,他們會“棄弱從強”去參與熱點炒作,但最終會不甘心手中的個股一再沉淪,當投資者亦跟著“殺跌追漲”的時候,很可能這些股票的機會就來了。但這也許就是本輪行情到頭的訊號,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就是全面撤退的時候了。
再談謹慎、理智與減倉(上)
時間:2007…09…01 20:29:47
股市投資,理智和謹慎本來是最正常不過的基本理念,可是在牛市中,似乎變得有點“背時”了,這正是牛市的力量、牛市的魅力,也是牛市的可怕之處——它會讓一些本來該恪守的東西變得無關緊要。
三、有益的投資理論與策略(3)
為什麼沒有一位投資大師會勸人們“激進點”、“大膽點”?甚至是那些演繹了財富神話的人,比如江恩、巴菲特、楊百萬等,其投資理念的精髓也是“價值投資”、“理性投資”。因為這正是他們長期從事投資實踐後得出來的最終感受,而且本來就是投資致富的正確路徑。
這裡又要說到江恩,他的“股市定律”80餘年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現在看他的理論,條條都是那麼“有道理”、“精闢”,因為它們都是理性的東西,邏輯的產物。但大家也許不知道,他的投資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曾經有很多次他嘗試著激進投資,“為了獲取經驗,曾經有40次身無分文”,當然難得的是他“會極為認真地檢討自己是怎麼犯的錯,造成損失的原因何在”,這樣,每次失誤和損失都獲益匪淺,並使自己的預測及交易方法得以完善,最終大獲成功。
他是江恩,所以他輸得起,他會很快東山再起,但多少人可以跟他相比?“5·30”一役,多少人受到重挫後至今未能復元?甚至在心態上、精神上受到重大影響。在江恩的朋友中,也不乏那些“一夜暴富”、“春風得意”的人,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銷聲匿跡了”。江恩說:在股市靠撞大運暴富的人,往往難以留住到手的財富,“來得快去得快”。只有那些經過多年實踐,不斷檢討自身弱點並吸取教訓的人,才能在成功之後仍舊保全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