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這家dsi公司,還沒到十年之後那種山窮水盡的地步,現在拿下他有可能會花費更多的資金,但是根據李逸帆的估計,即便如此,現在拿下這家公司,也不過就是花費一億澳元左右的事情。
畢竟雖然他號稱世界第二大獨立變速器製造企業,可是畢竟他的規模只不過是年產十萬左右,和愛信精工那樣動不動就年產上百萬的規模比起來,格局實在是小的太多。
而且現在收購這家企業的話,就意味著給華國的汽車企業節省十年時間,這十年時間卻正是華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
而且如果自己要是接手這家企業的話,所面對的市場也要遠遠的比吉利公司大得多。
想當年吉利公司接手這家企業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而吉利公司那時候的年產量也不過才四十萬臺左右,這其中還有一半左右是手動擋的配置。
而如果自己接手的話,那麼要面對的可就不光是吉利這麼一家國產車公司的,其他的諸多的國產汽車公司,都有可能會成為自己的客戶。
比如奇瑞,比如長城,比如byd,甚至那些國有的汽車製造企業,一汽,上汽,東南汽車等等可都是他可以面對的客戶。
而這些汽車製造企業,即便是現在,每年的年常量加到一起也要超過一百萬輛,這樣的格局,可遠遠要比dsi窩在澳大利亞這麼個地方,只給福特和克萊斯勒,還有雙龍汽車做配套,要大得多。
也同樣要比吉利公司一家,所面對的市場要大得多得多。
想當年國產車在發展的時候,可一直是在變速器上面被那些外國公司卡著脖子。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玩的都是低端車,不裝自動變速器,靠著價格便宜,也還能說得過去。
可是隨著後來金融危機到來,那些國外的車企,也開始把低端車市場重視起來,並且把大量先進的技術下放之後,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生意可就差了好多。
如果自己在現在就開始未雨綢繆,一旦拿下了這家公司,然後就在國內開始擴建工廠,另外一方面就是穩定這家公司的研發團隊的話,那麼未來這家公司絕對會是大有可為的。
而且要注意的,這家公司的自動變速器,可不光是可以匹配在小轎車上面的,他們的六速自動變速器,可還有著一手能夠承載大扭力的絕活,這樣的自動變速器,也同樣可以使用在大型卡車,貨車的上面。
這樣一來這家公司,在國內的市場就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最關鍵的是,如果拿下了這家變速器企業,再把他拿到國內去的話,就可以不光是面對國內的自主品牌的車企,甚至就是那些合資品牌的車企,說不定也可以同樣面對。
就比如大眾,國人以為大眾的技術實力是強悍的,確實他們在發動機領域和政策裝配領域,很是有自己的一套。
可是他們在自動變速器領域,其實做的並不是很好。
當年他們將中級商務車的概念引入到國內之後,他們旗下的帕薩特和奧迪a6在國內曾經是風靡一時,還有後來的那款邁騰神車,一上市就被華國的消費者瘋搶,可是很快在產能上就出現了瓶頸。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的這幾款車子的自動變速器,都是來至於愛信精工的6at自動變速器。
而日本人一看德國人的車子在華國買的大火,搶佔了他們的市場,當然要卡主德國人的脖子,雖然合同簽好了,但是他們卻可以在產能上找藉口,這讓德國人很是惱火,最後不得不另闢蹊徑,開始研發自己的雙離合變速器,最後的結果就是搞得不倫不類,漏洞百出。
而如果在這個時候,自己把dsi的技術引入國內的話,這會發生怎麼樣的景象?
說不定到時候德國人,在雙離合研發不成功的情況下,會過來選擇自己來談一談都說不定。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契機,在國內的自動變速器的生產領域,現在還是一片空白的階段,而自己這時候如果專門做配套,並且靠著技術領先的優勢,開始經營這個市場的話,那麼未來幾年,在國內市場絕對可以活的很滋潤。
說不定,將來這家專門做自動變速器配套生意的企業,還可以發展成同時經營各種汽車配套設施的一家企業,類似博世,或者是德爾福那樣的企業。
一想到這些,李逸帆竟然突然生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短短的一天的時間,他就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dsi公司給拿到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