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就是建立在男耕女織的基礎上,何來貴賤大小之分?而且若是連小小的商賈之道都弄不清楚,更遑論治國大道了?”
這幾個人冷冷看著楊溥,你丫的變得也太快了。
“楊大人,聽你所講,必是有所領悟啊?”
楊溥淡淡一笑,“領悟不敢說,的確做了點實驗。”
正在說話之間,鐘鼓響起,群臣入宮,早朝開始。
朱棣剛剛升坐,詢問群臣。
楊溥就主動站出來。
“啟奏陛下,臣建議立刻選派人手,研究分工一事,儘快在軍中作坊落實下去。”
朱棣已經十分熟悉楊溥了,他淡淡道:“你這麼說,可有根據?不會是擔心柳淳報復你,急著拍他的馬屁吧?”
朱棣還記著楊溥拿小罐茶阻撓他的舊賬,故此言語很不客氣。
楊溥卻是神色自若,“啟奏陛下,臣已經在家中驗證過了,此法的確有效。”
“你是怎麼驗證的?”
楊溥道:“臣家中每到入冬之前,就要準備劈柴,過去都是車伕花費七天時間,才能備齊。這次臣與家人,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悉數準備妥當,方法就是柳大人所講的分工!臣可以用親身經歷擔保,分工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朱棣眉頭微皺,坦白講,他對楊溥的看法不算好,可這傢伙居然願意親自去實驗,讓朱棣頗為意外。
“你當真幹了?”朱棣將信將疑。
楊溥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不敢隱瞞,若是陛下不信,可以現在驗看。”
說著,楊溥將兩個袖子挽起。
朱棣掃了一眼,急忙從丹墀下來,到了楊溥面前,探出手,主權住了楊溥的胳膊。仔細看去,只見他的手腕紅腫高大,呈現青紫色,面板都繃得十分緊張,跟蒸好的饅頭似的。
“很疼吧?”
楊溥忙道:“臣一介書生,疏於勞作,用了半天的斧頭,難免如此。”楊溥又道:“陛下,可正因為如此,臣又悟通了一件事。”
“什麼事?”
“柳大人所講的教育,講的百姓技能!”楊溥激動道:“陛下,分工固然能帶來效率提高。但是分工之後,對工人的要求更高,比如要力氣更大,能耐住性子,小心謹慎,服從指揮……這些,都需要教化。臣以為柳大人所講,的確是無懈可擊,應該立刻推廣,以造福天下,對朝廷也是一大幸事。”
聽完楊溥熱情洋溢的話,朱棣沒吱聲,突然,他伸手抓了楊溥的腕子一下。
“啊!”
楊溥努力忍住,可還是叫了出來。
朱棣突然大笑,一轉身,重新回到了龍椅上,坐了下來。
“你們這些人,都聽過柳淳的講課,但又有誰,能像他一樣,進行驗證?有嗎?”
朱棣連著問了三聲,所有臣子都茫然搖頭。
開什麼玩笑,他們都是臣子,哪能去幹糙活兒啊!
也只有楊溥這個腦子有問題的二五仔,才會如此不顧臉面吧!
朱棣呵呵冷笑,“你們聽著,朕之前很討厭這個人,覺得他是沽名釣譽之徒。可今天朕改變了看法,他遇事願意探求真理。當初阻攔朕加封柳淳,多半也是出自他的真心。朕身為天子,要聽的就是真話。自今日起,楊溥入閣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