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聖心,討要恩典,至自家於度外,便可保得齊全周整。
她便是這般想後,頓覺自己輕鬆了許多。她依舊重視聲名,但想來以前挾於太后與皇上之間,不敢大展拳腳為皇上辦事,實是不夠忠心。現在她已經擺脫挾縫,更是沒什麼可顧忌的了。
回宮之後,亦已經過了年節。諸事開始上軌道,皇上因正月時閒暇,臣工亦是隨著逍遙了一月,至二月初八從行宮回來,皇上便事事督謹,越加勤勉。
天下有明主,則為萬民之福,緋心為此也覺是自己的光榮。若是她在一個昏君後宮,以她以往這種不敢勸誡,只省自身的個性。定是也要背上一個奸妃的惡名。也正是因有他,後宮無人承“奸”之名。所以,除了光榮之外,還覺得格外感恩。
雲曦於朝堂之上躬勤,緋心於後宮之中掌持。她回宮之後,便與德妃商忖後宮肅風之事,欲先從啟元殿下手,不許任何宮妃以任何理由前往打擾聖上安寧。
因祖宗有訓,一向諸人只聽得未管得。如今貴妃拿此說事,貴妃入宮早,德妃林雪清也不多說什麼。況且雪清早就對眾嬪妃就種媚行之色看不順眼,現在順水推舟,由著讓緋心去出頭。德妃點頭應和,拿出德妃掌印落在緋心的表奏上一併承給聖上。
雲曦瞧了,大筆一揮便準了,下了手諭,全權交與貴德二妃處理。這道旨一下,緋心就開始挽袖子大刀破斧。她頭一個是還啟元殿清靜,第二個便是要截斷那些天天埋伏於皇帝回宮路線,企圖與皇上不期而遇的伎倆。她廣佈眼線,將那些從執路太監口中得到訊息的女人一一攔截,並且處置了幾個以此生財的執路太監。更令於宮禁之後,宮妃不得出所住宮房,不得於四處遊走。每日皆嚴查巡探手冊,不時布巡燈巡探以作查訪。宮禁嬪妃不得外出,這也是有祖訓的,現在緋心搬出來,聲壯腰粗,格外有理。
雪清心裡也覺得稀奇,這貴妃見雪清上位之後就諸事不管。怎麼行宮一趟回來,就跟轉性一樣開始事事掛心了?不得出入啟元殿這可以理解,那裡畢竟是個理事的地方,外臣侍衛常有出入,如此這般嬪妃再去也不太象話。但後頭這兩條可是有些過了,擺明了不讓妃嬪主動接近皇上。
其一,貴妃這般斷了太監生財之路,下頭不敢言語,但心有芥蒂。其二,諸妃因此必生不滿,到時總有見皇上的時候,總歸有忍不住說幾句的。一個人說便是謊,十人來說便成真。貴妃以往一向處事乖滑,從不肯出頭,總是冷眼看後宮爭鬥,自己一點錯處也沒有。如此才能一直穩居三妃之首,如今她這般做,分明就是給自己豎了更多的敵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德妃縱是心內覺得怪,但也不多理會,後宮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同樣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更何況,她們同侍一君,單就憑此,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在緋心這種密羅織網般的管理之下,後宮的確清靜了不少。啟元殿那邊是無人再敢涉足,入夜之時,各宮嬪妃也算自安。緋心很是辛苦,但心裡卻是比曾經坦然了不少。這樣一來,必是會得罪人,但是,若真是想做到能持掌內宮,就不能怕得罪人。以往,她凡事皆不肯出頭,總念著收買人心。這四年,一直做老好人,錢亦也花了無數。的確是收到不錯的效果,有極佳的訊息網。但是,光是這樣是不夠的。古有云,文死諫,武死戰,以為忠矣。她非男子,不能以文輔於朝,以武鎮於疆。但於這後宮之中,她亦要謹持忠君之心,不再以個人榮辱而戚懷。當她想通了這一點,便覺得輕鬆而無懼。
但後宮之中,有名謂的嬪妃好幾十,有些沒位沒膽沒錢也沒依靠的自然敢怒不敢言。但有些就壓持不住了,比如靈嬪,俊嬪,和嬪,吳美人,華美人。這幾個平日裡就結成小幫,對貴德雙妃把持後宮很不以為然。如今貴妃如此擠兌人,自然是忍不下氣的。一時間風言風語不少,太后也把貴妃叫去問了問情況。雖然沒什麼重話,但意思也是讓貴妃別做的太過。
靈嬪一向是個精明人,她是同期進宮封位最高,但家世最差的一個。自從阮丹青出事之後,緊著西北總巡又讓人彈劾,證據確鑿讓皇上抄了家。本人拿到京裡論罪,一眾妻妾子女僕人全充了人市。聽說家裡抄出銀錢數百萬之巨,後來又牽扯上幾個大族,著實鬧了一起。靈嬪的父親藉此補繼上位,成了西巡九省的總領司馬。其實這是皇上在逐步清除阮家勢力,慢慢收剿兵權。上任北巡是阮丹青的姻親,貪汙的證據早在皇上手裡壓著。現在阮丹青一死,緊著就是他兩個兒子因服孝先後讓皇上卸了職,現在就開始慢慢清阮家的連枝。
當初靈嬪進宮,除了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