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他不敢出面調停,生怕出了頭也沒人聽,結果大失顏面。然而他又知道,不出面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的無能,結果也好不到哪兒去,在這種兩難的情況面前,一切智謀都沒有用武之地,如果不是孫紹出人意料的舉動,現在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真是難以預料。
“楊公,你說孫卿……他為什麼這麼忠心?”天子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mí茫的神sè浮現出來,他想了想,隨即又解釋:“曹操是老臣,劉備還是皇親,他們都沒有把朝庭放在眼裡,孫權有異心,也是不言而喻的。孫紹沒有享受過我大漢的恩惠,為什麼他反而成了最忠心的臣子?”
楊彪眼神一閃,沒有立刻回答天子的疑問,他將茶杯湊到嘴邊,聞著帶著藥味的茶香,淺淺的呷了一口,品了品,才說道:“董卓亂政,山東諸侯起義兵反董,袁紹為盟主,然則諸軍唯飲酒高會,不思進取,勇於進兵者只有兩人,一是當時只是一個行奮威將軍的曹操,一個是當時只是領長沙太守的孫堅。如今天下四王,曹操為其一,孫家佔其二,另一個劉備雖是皇叔,可是,他那個皇親比起當年的劉虞、劉表、劉焉等人來,根本不值一提。陛下,為什麼會是這樣?”
天子皺了皺眉,不明其意,楊彪不僅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過來問了他一個問題,讓他十分不解。可是他知道,楊彪既然這麼問,肯定有他的用意。他仔細的想了想,搖搖頭道:“我一時還真是想不明白。就算是我大漢氣數將近,似乎也臨不到這四個人為王,就算袁家兄弟無能,但除了袁家,似乎也輪不到這四個人。比如你弘家楊家,就比他們更有資格。”
楊彪笑了笑,沒有吭聲。此時此刻,一個天子,一個老臣,居然很自然的談起了這樣突兀的話題,卻又顯得十分自然,誰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其實漢朝信奉五德說,從來就不相信哪一個王朝可以永遠傳承下去,就連天子自己也相信劉家的江山遲早會有一天被另外一個姓取代,只是時間問題,特別是天災**四起的時候,從天子到大臣,都有這樣的想法,儘管在鎮壓反叛上他們從來不遺餘力,但對五德說的信仰卻並無疑問。從漢朝建立到現在四百餘年,說劉家天祿已終,應該讓出天下的言論就一直沒有斷過,天子聽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漢哀帝害愛董賢,甚至要把帝位傳給董賢,當時的大臣也只是說董賢是個佞臣,也沒有說這讓位之說是大逆不道。
弘家楊家作為與袁家並稱大漢兩大家族的著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比曹操這種閹醜之後,劉備、孫權、孫紹這樣的小吏之後更有資格成為土德的代言人。
“我楊姓出於姬姓,亦屬火德,本當助炎漢,如何能代漢?”楊虝輕飄飄的帶過了這個話題,回到正題上:“其實,就算我楊家有這個野心,也不會比袁家強。袁家在經營了四五代人,連曹操、孫堅都是他們的屬下,最後又如何?還不是煙消雲散,夢醒人亡?袁術死於淮南,袁紹死於河北,哪曾有什麼好下場。”
“那又是為什麼?”天子更加不解了。
“袁楊這樣的經學世家,學問上也許很精深,可是在行動上,絕對不是曹操、孫堅、劉備這樣的對手。失敗,幾乎是必然的。”楊彪端著手中的杯子,眼神有些飄忽的看著帷頂,似乎在自言自語:“陛下,你不覺得孫紹現在的所作所為,和先帝當年的所作所為很象嗎?如果早三十年,孫紹這樣的人根本就是不學無術的無行之人。如果沒有好的家世,他只怕很難走上仕途。”
天子眼神一閃,忽然明白了一些什麼。他默默的點了點頭。
“光武皇帝提倡忠孝人倫、道德文章,本不是壞事,只是做得過了,便適得其反。縱觀大漢後二百年,比起前二百年,功業相差何止千里?哀平之際,道德淪喪,天下士紳為王莽張目,桓靈之際,道德楷模層出不窮,可是他們給大漢帶來的同樣是深重的災難。講功利,亡國,講道德,亦險些亡國,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啊。”
“那……究竟應該怎麼辦?”天子也糊塗了。
“陛下何不看看孫紹的所作所為。”楊彪輕聲笑了,他撥弄了一下手中的杯蓋,發出清脆的撞擊聲:“他不就虛名,而取實利,重工興商,卻又不唯利是圖,xiōng中自有大義,較之曹操又進一籌,所以,他才能在短短的幾年內就一躍成為大漢最強大的王國,才能成為陛下最有力的支柱。”
“可惜啊,如果他生在先帝之時,也許會成為一代名臣。”
“不會的。”楊彪搖搖頭:“如果生在那個時候,他只會成為一個為正人君子所不恥的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