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張弘斌舉辦的大會所講述的關於科學技術的問題。以前或許只覺得那是自欺欺人,或者忽悠老百姓的話語。如今看來,技術的積累果然關係到了一個國家強大的關鍵性問題。
透過錦衣衛,他已經得知張弘斌那邊一個月可以產出火銃三千多杆,而且這個速度在近期又提升了。想來,這個製造火銃的技術,又在不知道哪裡得到了突破。偏偏剛剛自己這邊才知道,自己這邊一個月才能夠打造一百多杆火銃。
五千對一百,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更別說對方鋼材好過自己,火藥好過自己,以至於火銃的威力也遠遠超過自己。到時候就算自己仿造出來,在戰場和偽秦對上了,其結果還是自己落敗。
“不管你想什麼辦法,務必給我想辦法把技術給提高上去,能夠相處提高效率,想出減少損耗,想出提高質量的方法的,朕都會獎勵其銀錢!若是有重大貢獻的,朕不介意賞他一個出身!”崇禎只能給予許諾。
給予出身,最次也是同進士出身,運氣好是可以當官的。
只憑著這個許諾,所有工匠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果然不久之後就想出了流水線這個方法,效率提高了不少。崇禎很高興,賞了想出這個法子的工匠一百兩銀子……按規矩,到工匠那裡只有三十兩銀子。
三十兩的購買力不可謂低,奈何一個那麼好的法子才價值三十兩銀子,那麼次一些的只怕都沒有獎勵了吧?
崇禎不知道,正因為這種拍腦袋決定的賞格,或者說不曉得千金買馬骨的賞格,使得工匠的積極性沒辦法獲得提高,到頭來除了流水線這個法子,一直都沒有新的東西被髮掘出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晉升為人父
公曆1632年,始皇曆1852年冬,陝西。
此刻天地之間已經是銀裝素裹,所有的一切都被大自然粉刷成了純白色。只是和去年相比,對於大部分陝西、山西和四川保寧府的人來說,是一個暖冬。
還不能夠普及每家每戶,但是陝西、山西和保寧府三個地方的百姓,可以憑著居民證低價購買一定的廉價棉布。這些布料是價格是正常布料的三成,其他七成屬於政府撥款支付。
本來秦國的布料價格就不高,再降低到三成,就算是稍微苦一些的家庭,多少也可以買上一些製作一件新的棉衣。在加上政府也在積極為百姓義務搭炕,並且保寧府、山西省兩地的貧困家庭還能夠補助一部分的燃料,故而冬天的取暖不成問題。
國有農場、養殖場或許產出和百姓沒多少關係,但是工資是實打實的,再加上如今工廠到處都在開,到處都要人做工,之前保寧府和山西兩地的人,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山地的百姓,都選擇進城務工,結果冬天回到家裡,收入比耕地的還要高。
他們的收益自然也讓其他人眼紅,想來明年進城務工的人,會進一步提高。除非是那些老一輩,真正捨不得放下土地的,否則心思活絡的年輕人,就算抵擋得了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之後也會選擇放棄土地吧?
所有土地只要是空的,政府都會想辦法回收,給出的回收價很高,百姓不吃虧。這些土地不會再出售,按照張弘斌的意思採用承包制,在自願的情況下承包給百姓耕種或者做為其他用途,同時每年收取一定的承包費用,而這個所謂的費用,幾乎就相當於以前的地租了,不同的是這個費用比地租要低得多。
百姓有錢,年末買年貨的時候就變得豪爽起來。都說百姓吝嗇,實際上那還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手中餘錢多了,自然要不會再吝惜那麼點錢財。於是,商人們高興了,自己的貨物出售的量居然是去年的一倍以上,也就是說,利潤是去年的一倍。
有識之士,或許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藏富於民’,低廉的農稅會讓農業稅收下降,但同時會讓商業稅收翻倍提升。在大秦,商業的稅收很合理,不高不低,由於今年商業交易額的提高,商稅也提高了一倍,去年上交上來的商會若是隻能用可觀來形容,今年的商稅就是豐厚來形容了。
在年末總結的時候,經過核實,陝西一地的稅收,就相當於大明兩省之地的稅收,而且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稅收之中商稅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在大明商稅卻僅僅佔據了很少的一個份額。
“老祖宗們都看重土地,歷朝歷代著重的徵收物件也是農稅……如今看來卻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徐光啟第一次列席年終總結會議,看到了別人的彙報之後,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徐老你這就說錯了,根據可查的史料,有宋一朝就以商稅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