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乃至整個國家的外交攻勢,談判措辭都是圍繞著這個計劃來運轉的。一旦推遲,很多東西就必須做出調整。廖國忠不得不慎重。
“司。。。。。。”楊鐵成擔憂地看著廖國忠。
郭名譽也是臉嚴肅。
廖國忠擺手,才一會兒,果斷地放下手:“全部計劃暫時停止,延後一天,立即給都去電話,嗯,我親自跟主席解釋。”
郭名譽暗歎一聲。這個廖國忠果然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人。這麼重大的事情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
“嗯,我也立刻和咸陽聯絡。”郭名譽也立即道。
郭名譽知道自己此番出征,秦旭雖然給了他很大的便宜行事之權,但很多事情必須要先報備一聲,否則,自己很可能是另一個菟裘勉。。。。。。
----
如今的咸陽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華。只是這次戰爭帶來的過剩人口一下子讓咸陽陷入了住房空前緊張的狀態。
中華民族世界上最容易習慣的民族。只是這段時間的居住西安遷過來的幾百萬人口就已經習慣了秦朝的制度。
戰鬥結束後,除了六十四萬想繼續回到西安居住外,大部分人都留了下來。秦朝的生活讓他們感覺到了新鮮,更有一種復古的懷舊感讓他們迷戀。
最關鍵的是,秦朝的律法雖然森嚴,但在經過秦旭改進後,撤銷了那些嚴酷的刑罰。眾所周知,秦是依法治國,會亡國的原因是刑罰太過苛刻。秦的律法可是最接近現代社會的法律,甚至在很多方面要遠遠超出現代水平。
所以只要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在咸陽住的還是很舒服的。而且寬袍博帶的古裝也讓這些穿慣了西裝革履的現代人有了一種真正的融入感--這身衣裝可是中華祖祖輩輩穿了五千年的衣裳,那種深入到骨髓裡的迷戀可不是短短几百年的西方入侵能化解的。
而另外一個讓現代人不願意走的原因是。大秦打下了郡的訊息已經路人皆知。
而且,咸陽之戰結束後有一個訊息開始在市井之間流傳:秦皇打算遷。就遷到原來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克斯坦,現在的大秦郡。
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秦皇打算把咸陽居民都遷過去。不但會給予高昂的遷移費用,而且會實行“公民裔民制”。
遷移過去的加入了秦籍的漢人都是一等公民,可以享有無數的特權。比如可以蓄養一定人數的奴隸,可以擁有足以稱為富人的房產可以擁有對外民事豁免權等等等等。
那些沒有能加入秦籍的漢人是二等公民,享有的特權僅比一等公民少一些。
擁有中華國籍的人在郡是三等公民有除了房產和奴隸外,也一樣擁有對外民事豁免權。
而郡的居民有加入秦籍的就是裔民。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各自擁有不同的權利。
但是對於公民來說,裔民的身份還是低下的。
具體公民有什麼權利之類的,還沒有定論。據說內閣為這事已經爭吵的沸翻連天了。這種民政上的事,秦皇是不參與的。只要內閣能拿出一個條例,秦皇就會批准。
但即使是這樣,咸陽居民已經開始瘋狂了。
想想,在中華十六億人口中,富人只佔百分之二十不到,窮人佔了絕大多數。只要肯加入秦籍,立即會成為人上人。擁有堪比富人的房產不說,還能有奴隸。這種事情去哪裡找啊?
現代的中華人已經不同於古人那般有念鄉情節。能換個地方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誰不想。雖然成為公民有很優渥的生活條件,但有多少權利就要承擔多少義務。當兵是免不了的。可在中華連綿兩年的戰事下,國人的尚武精神已經激,對於當兵的熱情絕對沒的說。再說,秦軍又不是和中華政府作對,所以這些現代人根本沒有什麼牴觸情緒。
可是這個申請秦籍的事情在原先咸陽城剛剛建立的時候顯得很容易,但如今卻是非常困難。有許多非常苛刻的條件。
不過這依然不能打消咸陽的現代人對遷都的狂熱想法。成不了一等二等公民,但是三等公民他們是絕對跑不了的。可以說,只要長了張東方臉,那拿到三等公民證書還是非常容易的。
至於郡還有暴亂的事情早已經被人們人為的忽略掉了。
“大秦忠武王在郡執行帝國的紅色討伐令,殺的是赤地千里,現在根本沒有人敢反抗我們秦人啦!”
酒肆裡。一個新秦人心情大好地衝那些還沒有加入秦籍的現代人嚷嚷著。
在這個人心浮動的年代,秦帝國丟擲的無是最誘人的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