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日常了,而吳祥對於這樣的日常,那是無心顧及的。別忘了他還有新片要拍呢。
《原始碼》作為吳祥打進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在吳祥回國之後,門德斯開始了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工作,主要就是重新組建一個團隊,之前的那個成@人電影公司裡面的製作團隊,做大片是做不了的。雖然在有些地方他們能幫上忙,但是根據吳祥的要求,這個製作團隊必須要重新組建。
吳祥的要求是什麼呢?
一部好萊塢電影裡需要的工作人員。像化妝,造型,服裝,道具。裝修……這些個在一部電影裡技術性比較強的職位。找一些個有豐富經驗的,讓他們來帶團隊,這個團隊不是美國的,是我們國內的!
也就是說,我吳祥只要一些個部門負責人,然後部門裡面的人,都是我的人,這些個負責人是好萊塢來的。他們來就是為了‘傳幫帶’的,讓我的人。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這麼做,其實就很像現在中美兩國的經濟領域合作一樣,美國的東西由我們生產,你們出設計,出圖紙,出標準,這就行了,剩下的事兒,由我們來吧。
聽上去就好像,吳祥準備把自己的電影事業,變成一家代工企業。但實際上,這就是跟國際接軌,跟先進學習經驗的最快的一條路啊!
沒錯,這麼做確實會有很多的弊端,比如我們都是在做低端的產業,我們都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我們乾的比美國佬多,拿的比美國佬少……
以上說的這些都沒錯,確實都沒錯,吳祥也不想否認,他自己也非常的清楚,確實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可是,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非常的簡單啊,因為我們現在還比對方落後啊!
**的一句名言,叫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拿到現代來看,那就是我們落後就要吃虧,可問題是,我們怎麼能不吃這個虧呢?
這個虧就是,後世有人舉例子,美國的老太太可以住豪宅,沒事兒了就出去全世界旅遊,而中國的老太太就只能彎腰駝背的苦幹死乾的一輩子,忙忙碌碌的一輩子都不得休息。這個例子說的就是我們兩個國家,勞動人民的狀態,當然,那個美國老太太也許不是什麼勞動人民,可是,這個例子卻很好的嘲諷了一下,我們國家勞動人民,幹得多卻拿的少的現狀。
吳祥非常的清楚,他聽過這樣的故事,知道有公知提過這樣的比喻,只不過,吳祥更知道,這個‘虧’,我們必須得吃!
因為不吃這個‘虧’,那麼我們就會吃更大的虧,以及更加長久的吃虧下去!
因為我們現在不從事這個低端生產的工作,那以後就沒有機會參與到高階競爭裡去,難道那高精尖的科技,都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你沒有下層的技術積累,就能去玩上面的東西嗎?
扯淡!
所以,這個‘虧’,我們必須得吃,不吃不行,但是,這個‘虧’,實際上也不見得就那麼的不好。
就說工業生產,美國人家確實厲害,各種高技術壟斷,擁有好多好多的專利,可是,當他們把‘生產’,這個工作包給了我們國家的企業之後,那麼就會很直接的產生一個結果。
美國的工人下崗了,因為不需要那麼多的人來幹活啊,而且美國的工人又那麼貴,幹嗎要給他們錢?
同時,我們國家的工人就上崗了,雖然可能工資比較低,可這是一個就業崗位,對於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就業可不是鬧著玩呢。
而且,美國人確實拿走了更多的利潤,這一點我們承認,但是,拿走更多利潤的美國人,只是少數,少數的精英,而大量的工人下崗,這就非常直接的造成了貧富分化,巨大的貧富差距就此產生了。
那1%和99%的故事可不是鬧著玩的,人家活不下去了會上街的!
而我們國家看似拿的利潤較少,可是參與這個分工的人數較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幾個字,就是這麼來的。也就是說。這個利潤最後會被更多的人所分享,這樣,雖然老闆也會拿大頭。可至少不會像美帝那麼嚴重。
這裡面的事情,其實也很複雜,但是吳祥就清楚一點,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虧’,在日後會結成金色的果子。我國的老太太也許她自己的腰是彎的,但她的兒孫們不會這樣,甚至她的心裡也並非是不快樂的!
不光是工業領域。電影這個領域同樣適用。
那這麼說來……
沒錯,吳祥這回讓門德斯只招一些個骨幹,他是一早就打定了主意。《原始碼》這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