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選擇你的戰場,因為上帝會替你決定;但是你插下軍旗的所在,也正是你效命沙場為國捐軀的地方。”
《軍旗》
“太平洋的海水被美國人的血染紅了!”
而對每天都以在萬人之多增加的傷亡數,整個美國都被奄美大島,這個美軍攻到的第一塊日本領土所吸引,而以萬人增加的傷亡數字,顯然超出了所有美國人的意料。舊金山的《考察家報》二月二十七日的頭版社論說“有確鑿的跡象表明,進攻的美國部隊為這個島付出的代價慘重,也許是太慘重了,”美軍“在真正打到日本的要害地區前,有被拖垮的危險”。甚至說陸戰隊在奄美島死得快,進展緩慢,原因是指揮戰鬥的陸戰隊和海軍的領導人不稱職,這是企圖欺騙美國人民。
次日,舊金山另一家報紙《紀事報》為海軍陸戰隊的政策辯護:
奪取奄美大島仍然是正當的,是激發力量的,對美國人有激勵作用。陸戰隊正在用文字難以形容的英勇,為美國的利益而戰,他們必定將攻佔整個日本。
而作為直接承受陸戰隊本身也在設法減少各條戰線的傷亡。馬歇爾將軍的辦公室已向尼米茲海軍上將提出先前曾向歐洲戰區提出過的引起很大爭議的建議:使用毒氣。當時已儲存了大量毒氣。而尼米茲也曾考慮過在奄美大島使用,但最後認為“美國不應首先違反日內瓦公約”。儘管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性將會令許多優秀的海軍陸戰隊員失去性命。
但決定就是決定,華盛頓做出也不使用毒氣的決定,對於陸戰隊員而言,他們只能繼續使用的自己的血肉去進攻,不停的進攻,只是為了實現那個二十日競賽。
三月三日,星期一,三月三日,第一架美國飛機在泥濘的一號機場跑道著陸。在戰鬥仍在進行的情況下,海軍工兵已把跑道修復並延長至三千英尺。這架飛機是海軍的醫用飛機。從夏維夷起飛,其間轉場經中國人控制的馬里亞納群島加油,滿載著藥品和郵件。
在炮彈的爆炸聲中,路透社記者巴巴拉?芬奇步出機艙,走到奄美大島的土地上,此時她並不知道,自己是第一個到達這裡的美國——女人。
“你怎麼跑到這裡來!”
一個陸戰隊員在看到機艙口竟然出現一個金髮女人,連忙大聲朝她喊道,喊畢,幾乎是強行的把她推進帳篷內,然後又把她椎到一輛吉普車底下。
“趴在這裡別動!日本人的炮彈隨時會打過來!”
“上帝啊!”
就在吉普車下巴巴拉?芬奇看到了驚人的一幕,遠處擺滿了屍體、一具挨著一挨,屍體似乎是剛從的卡車上抬下來,甚至連運送屍體的卡車,都被血染紅了,而在更遠的地方,一大片連綿不絕的簡易墳墓,似乎是在告訴她,美國人為了奪取這個島嶼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在巴巴拉?芬奇從吉普車下鑽出來,拿著相機衝著那裡拍去時,那個把她推到吉普車裡的陸戰隊員又跑了過來。
“快點離開這裡!飛機要起飛了!”
“不!我要再拍幾張照片!”
不過那個陸戰隊員並沒有給她繼續拍照的機會,而是連拉帶扯的又把她推上飛機。飛機搖搖晃晃地滑行出跑道飛離了奄美大島,在飛機起飛後,巴巴拉?芬奇看到了那片龐大的墓地,她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軍人墓地,望著那片墓地她拿著相機衝著它拍了數張照片。
幾十分鐘後,第二架降落在島上的美國飛機是R5C大型運輸機,這一次他帶來陸戰隊急需的物資,兩噸半迫擊炮彈。奄美大島的戰鬥令美國消耗了太多的炮彈,炮彈是前線所迫切需求的,為了滿足前線的需求,除去呼叫大批商輪向跨越整個太平洋運送物次外,美國政府甚至不惜從中國採購,以便以最快的速度把炮彈運往前線。
三月三日戰鬥仍在激烈進行,但是對於美國人而言,或許奪取奄美大島的目標還未實現,但是另外一個目標卻實現了。三月三日上午,二十五架從夏維夷飛來的B—29遠端轟炸機降落在奄美大島一號機場,飛機在跑道揚起大量塵土,它們在機場加裝燃料和炮彈後,便起飛機徑直朝著東京飛去。
當天就在巴巴拉?芬奇發表的《血流之地——奄美大島》的新聞見報的之後的幾個小時,托馬斯?杜威總統,仿效羅斯福發出一次爐邊講話,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他一直在模仿著羅斯福,在很多方面,他是成功的,至少是一個成功的模仿者。
“我們,美國人最英勇的孩子們,最優秀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們,在奄美大島承受著前所未的傷亡,他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