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體能要求很高。所以,在任何小改進能節省體能的地方,蜀軍都儘量做到最好。這樣在每個小細節的地方節省一點點體能,匯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源源不斷計程車兵透過這四個階梯衝上地面,首先是特種部隊的隊員,他們都手持招牌式的馬弩,迅速佔領附近的制高點和有利地形,在周圍佈防、然後開始狙殺附近負責甕聽的東吳士兵。
接著上來的是一隊弓弩兵,他們迅速接管了特種兵佔領的制高點和有利地形,代替他們在附近佈防。
然後上來的是一些藤甲兵,他們手裡還抬著一些拒馬、鹿砦、沙包之類的東西,他們利用這些東西迅速在周圍構築防禦陣地,能不能守住地道口,就看他們了。
最後是大隊的藤甲兵和火槍手輪番從地道口跑出來,他們才是今晚的主戰部隊。當然,他們上來後暫時還未發起進攻,只是先按編制集結起來或構築防禦工事。
他們先不發動全面進攻原因是,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沒有被東吳人發現,所以並不著急投入作戰,準備得越充分對己方越有利。
現在唯一還在作戰的部隊就是最先上來的特種兵部隊,他們如同幽靈一般從地道口往外擴散,不斷暗殺清除附近的東吳兵,包括甕聽人員、固定崗哨守衛還有一些進入他們作戰半徑的巡邏兵。
“啊……”一身淒厲的慘叫響徹夜空。一名東吳崗哨兵被特戰隊隊員狙殺前發出了一聲慘叫,引來了無數目光。
一隊巡邏兵聽到慘叫,加快腳步往這邊跑來,剛才偷襲失敗的特種兵叫了一聲“倒黴”,迅速舉起手中的馬弩,向這隊巡邏兵攢射過去,一個他的同袍從旁邊的掩體中鑽了出來,也加入了射擊行列。
這隊巡邏兵在兩具馬弩連綿不斷的打擊下,不斷倒伏在地。可是還是晚了,即使這兩名蜀軍特種兵反應再快,補救措施再及時,馬弩的發射速度迅捷,也無法在一時間殺死一隊的巡邏兵。
拿銅鑼的巡邏兵正好在隊伍的後面,在他被射殺前,手中的銅鑼敲了三下。三下銅鑼響已經足夠,更何況還有兩個巡邏兵在被射殺前喊出了“敵襲”兩個字。
安靜的夜晚,神經一直緊繃的東吳軍,這三聲銅鑼聲和“敵襲”喊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很快有遠處的東吳兵看到這邊出現異狀,有敲響了銅鑼示警的,也有叫喊起來的。越來越多的東吳兵開始叫喊起來。同時,越來越多巡邏兵向這邊聚集。
被發現是意料中的事情,這麼長時間才被發現已經超出蜀軍很多將領的預計了。這個時候,蜀軍已經有將近五千人上到地面,還有更多的人源源不斷地透過地道小跑過來。
五千人已經足夠組織一場規模不小的防禦戰了。現在這五千人正是如此,他們迅速在附近佔據有利地形,構築防禦陣地。其實要防禦的話,五千人都是多的了。這裡是市區,有很多街巷,街巷兩側有很多房子。
這些房子就是天然的防禦工事,其作用與城牆無異,只不過是這些城牆不是連貫的而已。即使是這樣,東吳人要進攻到地道口,也只能透過一些窄巷而來。這樣的話,東吳人就無法大軍展開,每次衝過來的人就很少,對於擁有火槍這樣遠戰神器的蜀軍來說,這無異於送上門來的活靶。
蜀軍在一些位置布上拒馬鹿砦,一些地方堆放沙袋、土石,將整個防禦陣地構築得更完美。至於在哪裡做什麼佈置,這些都是在戰前就計劃好的。
熱氣球偵察兵將這一帶的地形畫得很詳細,戰前的軍事會議就已經計劃好哪裡需要堆土石,哪裡需要扒房子,哪些需要怎樣怎樣改造。
所以這張作戰圖就像一張建築施工藍圖,到處都是土木工程的標註。戰前除了計劃好哪裡需要改造外,還分好了工,那隊人負責那一區段的工事都是詳細分配好的,他們一上到地面,就直奔自己負責的區段,三下五除二就將事情完成。
所以,在東吳人反應過來前,蜀軍已經將防禦工事大致構築完成。第一個鑽出地道的大將是鄂煥,這次主攻主要就是以他的第三師為主,兀突骨可是搶著要來的,可惜他的第二師在上次被東吳軍偷襲的一戰中損失慘重,新補充的兵員訓練時日還短,戰鬥力上比不上第三師,只好讓鄂煥先上。
為此,氣得兀突骨哇哇叫,還摔碎了幾個酒碗。第二員大將是關興,他帶領他一個團的火槍兵已經全部上到地面,現在正摩拳擦掌準備大戰。
“報!”一個傳令兵飛快跑到鄂煥和關興面前,單膝跪下抱拳道,“熱氣球傳來訊息,西北方向過來了一隊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