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新時代 第140章 美國

美國民眾為威克島發出的42份明碼電報而熱淚盈眶,在他們心中坎寧安少校、陸戰隊員和島上的民工,無疑是真正的美國英雄,好萊塢甚至宣佈要製做一部如“買賣城之戰”一般的史詩性的戰爭鉅作,送給威克島的英雄。而與於的同時,所有人都在質疑,坎寧安少校、陸戰隊員和島上的愛國者們所等待的援軍到那裡去,為什麼在宣戰後長達十天的時間裡,都沒有得到任何支援。

當國會議員和民眾們質疑聲不絕於耳的時候,威克島上的英雄和威克島上的戰鬥,轉瞬間在被報界從頭版撤去,英國首相邱吉爾戲劇性的到達美國的訊息,淹沒的了美國的新聞界。

邱吉爾是在8月30日傍晚六時,也就是威克島淪陷的當天到達華盛頓,在華盛頓機場,所有的新聞記者看到走出機艙的的邱吉爾滿臉堆笑,嘴裡叼著一根雪茄,漫步走下飛機。

“8月20日,在中國對美國宣戰時,我和懷南特、哈里曼兩人正在用餐時,飯桌上放著霍普鑫斯贈給邱吉爾的價值15美元的美國收音機,裡面傳來英國廣播公司宣佈的中國對美國宣戰的訊息後,我立即打電話指示外交部立即辦理對中國宣戰的立法手續,英國的行動向曾經的保證一樣,連遲一分鐘都不行的!……在我致電羅斯福總統時,羅斯福總統同意我儘快帶著我的三軍參謀長來到華盛頓,商討兩國共和對抗人類有史以來最邪惡的敵人時,現在,我來了!”

在機場上面對記者,叼著雪茄煙的邱吉爾有些激動向美國人宣揚著大英帝國的“慷慨”,英國第一個站在美國這一邊的國家,因為急於會見羅斯福,邱吉爾幾乎是大踏步的徑直走進總統等待著的黑色林肯轎車,在轎車朝著白宮駛去時,車裡的兩位首腦,就已經深入討論起了兩人此時最關心的問題。

太平洋問題,中國宣戰的十天來,太平洋幾乎沒有傳來任何好訊息,壞訊息到了一個接著一個,十天來,無論是邱吉爾或是羅斯福,所接到的來自太平洋的壞訊息,恐怕超過了兩人畢生的總和。

“中國人雖然口說大話,氣勢洶洶,他們並非果真要一戰而打垮美國、打垮英國,他們的目標是有限的。根據過去十八年間,他們形成的觀點看來,他們覺得,東南亞容不得美國或任何一個黃種國家染指。由於德國人征服了歐洲,時機對於中國而言已經成熟,把帝國主義剝削者驅逐出去,奠定一個為亞洲人所有的和平的亞洲世界,一個在中國領導之下的所謂黃色聯盟,跟未來的世界之主德國友好相處他們的作戰目標是迅速佔領他們夢寐以求的地區。”

幾乎是在邱吉爾上了羅斯福的專車,邱吉爾便開始用自己的那張三寸不爛之舌,尤其是大英帝國政客的那種聰明的甚至有些過份的外交手腕說服著羅斯福,堅持阿爾金夏方針,即先德方針。

而最讓邱吉爾憂心忡忡的卻是,日本至今仍然未向美國宣戰,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和義大利自然不會向美國宣戰,儘管無論是希特勒或是墨索里尼都是喜形於色的。

相比於希特勒、黑索里尼、甚至朱加什維利的喜形於色,邱吉爾和羅斯福此時無疑是笑不出來的,香港的淪陷,馬亞亞、緬甸以及菲律賓的搖搖欲墜,中國在太平洋、東南亞展開的全面攻勢,讓兩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共同擊敗一個敵人,兩人卻一手推出了一個更為強大的敵,這或許是兩人從始至終都不願意看到的。

“溫斯頓,現在中國人已經佔領了威克,他們下一步就是佔領夏維夷,來自太平洋的威脅是當前美國所面臨的最大的威脅,但我們現在和以後,都會繼續支援英國!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的。”

神情顯得有些憔悴的羅斯福一路上更多的時候是聽邱吉爾在那裡分析著歐洲的局勢,羅斯福知道邱吉爾來這裡是為了什麼,英國需要美國的援助,而歐洲的英國是否能夠擊敗德國或在抵擋德國的進攻已經關係了美國的生存,但中國對美國宣戰之後,美國不可能堅持過去一樣,堅持歐洲第一的戰略方針,那一設想是挑戰美國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

這一次邱吉爾來華盛頓,是美**事首腦第一次作為正式盟友和英**事首腦坐在一起,會議由羅斯福和邱吉爾主持,任務是討論大戰中的最重要的作戰計劃會議議程,這最終將來決定兩國在大戰中的戰略走向,而的邱吉爾選擇“阿卡迪亞”作為會議的代號,希望這個詞所比喻的古希臘田園牧歌式的靜謐,能夠成為英美兩國聯合指揮協調一致的象徵。

可是事與願違,雖然羅斯福和邱吉爾在兩國團結的問題上非常一致,共謀同盟國的利益,他們的軍事指揮官卻不是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