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這場聯姻帶來的成果才令兵部尚書感到心動。當然心動的不只是兵部尚書一人,其餘的人也有指示自家的姑娘和燕王接觸的,但是對於燕王來說,選擇兵部尚書帶來的好處做多,所以兵部尚書的嫡女從一眾貴女中脫穎而出,成為燕王妃。
“皇舅舅其實擔心的不是燕王和兵部尚書聯姻後,拉攏的朝臣有多少,您在意地是太子的反應。”沈皎分析著天和帝的心思。
“哦?”天和帝絲毫沒有怪罪沈皎揣測聖意的行為,反而饒有興致地問道:“為什麼這樣說?”
“皇舅舅既然允許燕王聯姻兵部尚書,便是預設了藉機拉攏朝臣結黨,但是現在的燕王所結成的黨羽尚不及當年的勇王和皇六子蕭洋,所以,您根本就不會被燕王究竟結了多少黨而擔憂。”燕王如今的黨羽比以前的晉王還差一些,比之他當年有王家撐腰的嫡親兄長更是差上不知道多少。
當年的勇王仗著王家,那才是真正地明目張膽的拉攏朝臣。當時的天和帝都沒有什麼擔憂,何況現在比起當年還只是小打小鬧的燕王。
“讓您唯一擔憂的是,太子會不會還能沉得住氣。”
“太子一向沉穩。”天和帝對於沈皎的話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對太子作出了評價。
“太子是沉穩沒錯,但是您所擔心的是,從一開始的勇王,皇六子蕭洋,現在的燕王,太子是都表現的沉穩有度,但是您所怕的是太子因著這永不停息地對手,耐心耗盡,和您起了齟齬,想偏了,做出什麼令您失望的事情來。”沈皎分析者天和帝此時內心最隱秘的想法和最深的的擔憂。
若是太子的耐心耗盡,到時想偏了,會釀成大錯,到時最傷心的便是天和帝了。太子不是傻子,他不可能看不出從勇王到燕王,不是天和帝默許地,就是天和帝扶持的,讓這些人和他爭鋒,爭奪他的儲君之位。
若是這樣再接著下去,太子會不會懷疑,天和帝扶持這些人,真的就是為了拉他下臺。這樣的想法一旦產生,就會如同心魔一般揮之不去,在心底生根發芽,讓太子原本的沉穩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對天和帝的怨恨,到時候太子便會失去判斷,在這種幾乎是喪失理智下的決定,會釀成什麼樣的惡果,不想而知。
到時候最傷心的還是天和帝,太子和勇王,晉王這些人不同,太子是天和帝一手教養長大,是他最為得意的嫡子,也是天和帝最為疼愛的兒子。在天和帝身邊這麼多年,她自然是明白天和帝將太子看得有多重。都說天家沒有父子,但是在天和帝和太子身上卻不是這樣,天和帝對太子有著博大的父愛,而太子也對天和帝有著很深的孺慕之情。
一旦太子犯錯,最傷心的除了衛皇后外,相信就是太子了。
“皇舅舅想要元嘉做什麼?”沈皎分析完後,問道。
對於這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卻令天和帝嘆了一口氣道:“果然,還是元嘉最瞭解朕的心思。”
“今日朕叫你來,是為了讓你找個機會去提點一下太子。”
沈皎明白,天和帝這是在擔心太子一不小心走上歧路,心中放心不下,這是天和帝對太子的父愛,更是其他皇子不可能有的待遇。這就是天和帝對太子的不同,只憑這一點,燕王就絕對比不上太子,也成功不了。
“皇舅舅放心,我一會兒便去拜訪太子表哥。”沈皎答應,也安慰道:“您大可不必擔心,太子殿胸有溝壑,絕不會被那些謠言,讒言所影響,您放心便是。”
沈皎知道,天和帝之所以這麼擔心,除了是因為天和帝害怕太子的耐心耗盡以外,也是因為最近外面有些謠言,說天和帝之所以三番四次的扶持其餘的皇子和太子對抗,就是因為天和帝不滿太子,不滿衛家,想要廢太子,除衛家。
這樣的謠言,一看就是針對太子的,至於是誰放出來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個人。燕王動得這個主意,雖是歪門邪道,但是也是一把利刃,直擊太子的心。
至於天和帝為什麼現在還不遏制這樣謠言,不過是因為,這未嘗不可作為對太子的一種考驗。而且,天和帝覺得這個考驗不錯,但是同時也擔心太子,而天和帝自己顯然不適合提點太子,所以才有了今日和她的這番談話。
沈皎和天和帝說了一會兒話後,便率先告辭,朝著東宮而去。
第279章 實事
比起之前; 若是她想要找太子; 但是到底她和太子是表兄妹; 她也都大了; 為了避嫌; 用的都是拜訪太子妃這個理由; 而現在她有了官職在身,求見太子便是理所應當。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