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站在聖光裡,令人無法直視。
司源道人痛苦說道:“您不必非要逼自己做出選擇。”
教宗說道:“我的選擇,當利眾生。”
說完這句話,他走出了光明正殿。
數千名教士在殿外,如潮水一般跪拜下去。
教宗望向天書陵方向,說道:“不如一道歸去?”
天海聖後對這個提議的回覆很明確,聲音很是冷漠,裡面滿是嘲笑的意味,或者因為失望?
“把位置讓給這些白痴?你真是老糊塗了,那就去死吧。”
教宗微微一笑,知道她這時候的心情不大好,然後搖了搖頭。
那盆青葉已經不在他的手上,而是飄在他身後的夜色裡。
隨著夜風輕拂,青葉緩緩擺動,彷彿也是在搖頭。
隨著青葉的擺動,離光明正殿還有段距離的清賢殿裡,陸續出現了很多人。那些人是國教閉關破境的強者,靜修悟道的教士,已經習慣了青葉世界裡的生活,這時候忽然被喚出來,神情有些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片刻後他們便知道了當前的局面,臉上的神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與離宮各處的教士會合,然後順著神道離開,向京都各處散去。
……
……
離宮終於動了,京都局勢也就定了。
梁王孫離開了凌煙閣,不知為何,唐家二爺沒有殺死他。
羽林軍開始內亂,皇宮裡到處都是廝殺之聲,直到陳留王拿著先帝的所謂遺旨,單騎闖宮,情況才稍微得到了一些控制。
緊接著,數位王爺緊隨而至,十八位紅衣主教帶著三百名教士入了皇城,皇宮終於回覆了安靜。
朝堂間的情況,要更加複雜一些,叛亂一方遇到的抵抗極大,如果不是禮部尚書堅持同行,也許天道院院長莊之渙帶領的青藤諸院高手,會在今夜殺死更多的人。
京都的騷動漸漸平息。
叛亂一方的勢力,逐漸控制住了局面,但真正的勝負,還遠遠沒有分出,因為天書陵還在那裡。
天書陵四周沒有軍隊,也沒有那些來自各州郡的修道強者,因為這裡的戰鬥層次太高。
陸續有人來到天書陵,哪怕最不起眼的,也都大人物。
茅秋雨來了,隨他一同到來的,還有一位穿著道袍的瘦高老人以及一名小姑娘。
天書陵四周的夜色裡、乾枯的河流的對岸,來自各世家、宗派山門的隱藏強者,漸漸顯出身形。
唐家二爺沒有出現,他悄然無聲地離開了凌煙閣,便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人的眼前,這便是汶水唐家的行事風格,事了拂衣去,該拿報酬的時候才會再次出現,而沒有多少人會知道唐家在今夜的京都之變裡,曾經扮演過最重要的那個角色。
很多人來到天書陵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