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3部分

他近來確實是越來越擔心了。

“可是,我們沒有強鄰,城中也無巨財,又要到哪裡去求援呢?”董瑞嘆道。

有強鄰可以依靠,有巨財可以請人來保護他們。兩個都沒有,又能怎麼辦?他總不能把城揹著跑吧?

齊藉替他出了個主意:尋一靠山。最好遠一點,離得近了容易被勒索,離得遠了反倒更安全。

這個靠山最好名氣大一點,這樣離得遠了也能保護董城。

董瑞連忙求齊藉指點。

齊藉小聲說:“鳳凰臺上的安樂公主,便是最合適的人!”

董瑞乍聽之下覺得這不是個好人選,可越想越覺得,還就是安樂公主合適!

首先,她是個公主。如果她是個公子,董瑞就該擔心董城會被索取過多,董氏會被趕出董城。但公主的野心總比公子更好滿足。

其次,鳳凰臺確實相當遠了。既然不能盼她在左近時刻照拂董城,那就只能選一個名氣最大的。現在天下還有誰不認識寫出《祈君書》的安樂公主呢?

最後,比起包、李、伍等,安樂公主真的更好。

董瑞是受夠了之前被索糧索人的苦楚了,想起來就害怕。他聽說安樂公主就是喜歡商人,喜歡個新奇的東西,再加一個美男子。她既不帶兵,也不打仗,那就不會像包氏、李氏那樣找他要糧要人。

他想明白之後,就盤算從哪裡尋來幾樣寶貝好送給安樂公主,求她庇佑董城。

齊藉知道後,又指點了他幾下。

“那些花錢的東西倒是其次,公主更愛人學魯字,遵魯俗。”

齊藉勸他在城中試行魯律,也不用全都照辦,挑合適的用幾部就行了。

董瑞與親信商議數日,都覺得此計是可行的。

親通道:“某曾拜讀《魯律》中的《商律》與《戶律》,還有《女律》,受益非淺。公若肯遵行此律,則城中受用無窮!”

董瑞自己還真沒讀過,當即請親信多講講。

親信從齊藉那裡得到不少真傳——更收了一大筆錢——立刻慢慢道來。

他跟董瑞議了十幾天,董瑞就決心要在城中行魯律了。

為了不引起反對,董瑞決定先拿《商律》試試。管商人的嘛,跟百姓沒關係,世家也碰不到,影響應該是最小的。

結果董城的大小商戶竟然都很願意!他們聽說董城要用《商律》了,紛紛去問以錢贖罪這個有沒有!保證金制度有沒有!有的話他們肯定都願意啊!

商律剩下的內容像固定的度量衡什麼的,早在城中商人跟外地商人做生意時都學過了,也早就開始用了。

因為……方便啊!

以前各家店鋪用的都是自己的尺子自己的鬥,多了少了,很容易出矛盾。曾經就發生過糧店用小鬥給百姓盛米,最後引發打鬥的事。

就是百姓,買慣了魯商的東西,也都催著本地商戶“跟魯人學一學嘛!”。

董瑞才知道,原來城中的商人早就跟魯商學得差不多了。而且他們自己也因為這樣,慢慢的變得“親密”起來,不知不覺就聯合在一起了。

早在聽說別的城市開始用魯律時,他們就盼著本城什麼時候也能用魯律,那個贖罪錢就很讓人羨慕!

商人本身微賤,最怕見官。真到見官的地步了,結局也多是傾家蕩產。人還要受苦受罪。

有了贖罪錢,他們都願意直接把錢送給當官的,只要能留下一條命!

錢可以再賺回來。

董瑞沒猶豫多久就在親信的勸說下同意了商人的贖罪錢和保證金制度。

——因為董城窮了。

被各路義軍英雄豪傑索糧索錢索物,董城早就內囊傾盡,捉襟見肘。

雖然可以向各家族借點錢週轉,但如果一直這麼做,董氏在本城的威望就會下降,早晚會被推翻。

看在錢的份上。

《商律》的施行讓董瑞的腰包鼓起來了,底氣也更足了。

親信又趁機勸他試試《戶律》。

因為《戶律》是可以分裂家族的。董瑞在親信的支援與指點下,借《戶律》將一些對頭推翻,扶植了更聽話的人上去。在董城本地世家重新建立了他身為城主的威信。

董瑞開始覺得魯律是個好東西了!他時常翻著《女律》對董誠說,“可惜這個東西沒早點出現。不然你的姐妹都可以招婿在家,家裡也不至於就咱們父子二人。”

人多,家族才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