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見機行事,昭去了。”
拱手一拜,董昭告辭而去。
袁方親自送董昭出營,望著這奇人離去,袁方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暗忖:“不想卻得此人相助,當真是天助我也……”
當下袁方便按兵不動,坐等孫乾行事。
數天後,振奮人心的訊息,傳入了大營。
果真如董昭所料,那韓暹中了離間之計,以為楊奉和董承已暗中聯手,要除掉他這個眼中釘。
韓暹是又驚又怒,盡起本部兵馬,突襲了楊奉屯糧之所鞏縣,奪了楊奉十餘萬斛糧草。
楊奉軍本就乏糧,十餘萬斛糧草已不是小數目,今給韓暹一奪,自然是大為震驚。
驚駭之下,楊奉當即派關羽,率五千精兵,前去奪還鞏縣。
“師父,楊奉糧道被斷,今又分兵去救鞏縣,虎牢關必是兵力空虛,軍心動盪,這正是咱們破關的大好時機啊。”諸葛亮興奮道。
袁方卻沒這麼激動,他知關羽雖走,但徐晃尚在,此人用兵了得,武道不凡,有他在虎牢,想要破關仍不那麼容易。
“還是得想個辦法,掃除了徐晃這個障礙不可……”
袁方負手而立,劍眉深凝,沉吟許久,少年的嘴角,揚起一抹詭笑。(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關之計
虎牢關。
關城大堂中,楊奉來回踱步,心急如焚。
“這個該死的韓暹,竟然敢襲我屯糧之所,實在是可恨……”楊奉唸唸有詞,口中喋喋不休的大罵著韓暹。
徐晃想要出言寬慰楊奉一番,但話到嘴邊,卻還是嚥了下去,只暗暗嘆息搖頭。
正當此時,堂外士卒卻來報,言是關外袁軍大舉集結,似有攻關之勢。
楊奉吃了一驚,急與徐晃趕往關城,並下令留守虎牢關的數千兵馬,盡數上城。
登上城頭,楊奉果見近五千袁軍,已然列陣,似有攻城之勢。
“這必是袁方聞知韓暹襲我鞏縣,想要趁機攻關,不過主公放心,我軍尚有兵近四千多,有末將在,袁方只能五千兵馬,休想攻下我虎牢關。”
徐晃卻極是冷靜,執斧傲立,自信十足。
聽得徐晃這番自信之詞,楊奉稍稍心安一些,緊張的情緒漸漸平伏下去。
遠望袁軍,楊奉臉上浮現不屑,冷哼道:“袁方,我手握虎牢雄關,你有膽就給我攻關試試!”
城外處,袁方已開啟了遠望瞳,他已經看到楊奉和徐晃,同時都出現在了城頭上。
他甚至能夠看清,楊奉那傲然不屑的表情。
“楊奉,你以為控制了虎牢關,就能控制天子麼……”
袁方冷笑一聲,撥馬徐徐出陣,坐胯著赤兔神駒。一人一騎,向著虎牢關方向而去。
兩軍士卒,萬餘人的眾目注視下,袁方就那麼單騎上前,獨自逼近敵城。
這份膽色,這份氣度,令敵我所方無不肅然。
虎牢關上的河內軍卒們,眼見著敵方主帥,單騎逼近,竟是無不變色。個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
他們漸漸睜大的眼珠中。那一員少年諸侯,身披銀甲,手提方天重戟,坐胯赤兔流火。巍然如山。那不怒自威的氣勢。懾人心魄。
袁方只一人,竟令四千敵軍,為之膽寒。
甚至是楊奉。也微微退後步,為袁方氣勢所懾,面露一絲懼意。
唯有徐晃,巍然不動,面色沉靜如水。
“這袁方年紀輕輕,竟是威勢懾人,當真有梟雄之姿……”徐晃表面不動聲色,心下卻暗自為袁方氣度而驚歎。
神思間,袁方已駐馬關前百步之地。
鷹目揚起,向著城頭一敵,微微那麼一掃。
只那麼隨意的一掃,那眼神中卻如藏有利刃,令城頭敵軍,乃至是楊奉都如芒在背,心中為之一寒。
“楊奉,可敢出城與我一會。”袁方聲如驚雷,滿城之敵皆聞。
那楊奉身形一震,卻昂首喝道:“袁方,你有什麼話,在那裡說就行了,本將沒心情跟你面對面。”
袁方一人一騎前來,楊奉卻不敢出來會面,他嘴裡傲慢,實則顯露了怯意。
袁方冷笑,遂高聲道:“楊奉,我奉天子之旨,前來洛陽獻糧,你為何要失信設伏,想要截殺我?為何又據守虎牢,不讓我入洛陽?”
楊奉臉色一沉,面露幾分尷尬,袁方搬出聖旨,“道義”上,明顯他不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