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回 孔紹安道破天機 高建武要學技術

“但願吧!那頭用馬車往山外運,這頭又是單線鐵軌,要和客運專列錯開時間運送。這些都是問題啊!只是現在用量不大,還顯現不出來。”

“先將就吧!鐵路修建投入實在太大了,複線建設一事還是緩緩吧!目前要全力修建浮屠城到碎葉城這段。”

“喲喂!說的就跟在自家屋裡修一樣。”

“麻哥,難道不是嗎?我早已將西突厥算作我大隋領地了,呵呵!”

“呵呵呵呵~”三人全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淮陰城。

高士遠府上今日迎來了一個春科落榜的錦衣舉子。

這舉子一臉傲嬌之氣,自命不凡,正一手搖著摺扇,一手在高士遠書房中隨意的翻看著架上的典籍,不時搖頭晃腦著,流露出一種不屑。

“紹安賢侄。”高士遠從屋外走了進來招呼道。

“哦~高世伯,紹安給世伯見禮了。”孔紹安忙放下書冊轉頭對高士遠作揖道。

“來,賢侄請坐。早聽說賢侄要參加春科,年前高某便去書越州孔府,讓賢侄得空來我淮陰高府小住。不想時至今日才知賢侄來了。”

“高世伯,小侄春科結束便轉道淮陰前來拜訪世伯,不知世伯一向身體可好?”

“呵呵!蒙賢侄掛念,為叔還算健朗。每日在這淮陰小城幾處私產轉轉,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倒也過得充實。未知今科考的如何,能入仕為官否?”

“小侄慚愧,今春科考強者甚多,小侄勉強過得第二輪便在策論環節敗下陣來。雖也進了百名,但需遠赴邊遠之地為官。小侄便棄了,準備今秋再考。”孔紹安說完端起茶品了一口。

“嗯!我朝偏遠之地要麼極寒,要麼極熱,要麼便是西北極乾旱少雨之地,不去為官也罷!就在家中治學也大有可為。”高士遠知道孔紹安話中頗有抬高自己之處,也不點破,就勢安慰著說道。

“世伯不知,當今聖上重商而輕文,任用之人多為商賈世家之後。我等儒生現今頗不受重用了,家學也必然由我輩起落魄,唉!”

“嗯!賢侄說的是。為叔曾為儒生,現今也是張口必說生意,閉口而言收益,滿身銅臭氣了,你看這滿屋典籍已有多時未曾動過了。當今聖上真乃是離經叛道之君啊!”

“世伯,小侄接書信赴約而來,不知有何見教?”

“哦~不瞞賢侄,叔叔原為關東士族出身,如今家族落寞,僅憑這淮陰城中祖業做些轉手貿易為生。這關東大地多有處境與叔相似者,同病相憐,便結交了一批原世家望族。閒暇之餘常念及過往世道的好來,但如今都一去不復返了。今請紹安賢侄到府,也為向賢侄尋個主意,如何能回到天下皆尊士族大家為上的世道?重現你我世家往昔之輝煌。”

“啊?”孔紹安端著茶杯的手停頓了,他沒有想到這高士遠能提及這個話題。

緩緩放下茶杯後,孔紹安說道:“若要重現關東士族復興,除非~除非將關東士族結為一家,還要聯絡關攏士族,讓當今聖上能聽到我世家大族的聲音,如此或可有所改變。”

“呵呵!談何容易啊!如今當朝百官中已不乏我關東世家之人,更有甚者現在還居於高位。若聖上要聽我關東世家的聲音也該早聽到了,此計過緩了。”

“那依世伯之言該當如何呢?若是行得通,我越州山陰孔家當助世伯一臂之力。”孔紹安聽出了高士遠的弦外之音,忙代表越州世家望族孔門表態道。

“嗯~好!為叔要的就是賢侄這個態度。某欲連結關東士族,趁大隋出兵高句麗,內地兵力空虛之時舉事。連年征伐,興修水利,毀我世家宗祠,收我世家土地,天下世家苦暴隋久已,一旦中原義旗一舉,必然天下響應。就算倒不得大隋社稷,也能佔得他幾州地界,恢復往昔禮制,分庭抗禮於隋庭。”

“啊~”孔紹安聽了大驚,手中茶杯幾欲失手掉落。他雖對大隋朝廷頗多不滿,但作為孔聖傳人還遠不到需要造反的地步。特別是他孔門雖是望族但又與關東世家大族不同,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當權者基本都能禮遇他孔門的,這是每個當權者必須要在天下學子面前做出的表率。

“賢侄,怎麼?怕了?”高士遠看著一臉驚慌失措的孔紹安有些不屑的問道。

“不~不~不,世伯。小侄只是覺得如今大隋天下承平,高句麗國又未邊犯我朝,我朝怎會對高句麗動兵?倒是極有可能舉兵攻打西域的。”

“哦?賢侄可曾聽到些什麼?難道修建通往涿郡的鐵路不為謀高句麗?”高士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