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九年,陽春三月。
久違的春光讓世間萬物從隆冬中甦醒,褪去了雪衣的長安城再次呈現出盛世帝都的輝煌模樣。
大街上人潮如織,熱鬧喧譁;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樣貌的商人們和本地百姓融合在一塊兒,他們一起歡笑,一起爭論著,處處都是一派繁榮和諧的景象。
城南灞橋軍營。
楊二正仰望著天空,一隻手遮擋著刺眼的陽光,另一隻手不斷揮舞著。
千米高空中,十餘個碩大的飛艇正緩緩朝著南方飛去,漸漸地與天空白雲融為一體看不見了。
楊二和隨行家眷、護衛們這才轉身向著灞橋軍營中軍大帳走去。
麻叔謀帶著他的幾房妻妾和兒子,肩負著天朝發展橡膠工業的使命到南方緬州去了。雖然楊二心中老大不捨,但卻又無法,自己手上懂得現代工業基礎材料的除了穆先生就只剩下半罈子水的麻叔謀了,雖然他不是很懂,但沒見過豬跑總聽過豬叫,好過派個一點都不懂的人過去。
回到帳中落座休息,楊二有些悵然的對穆先生說道:“穆老,這下想再見老麻都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了?”
“是啊!他去了南方,世民也不在跟前了,這皇宮內也實在是過於清淨了些。”
“穆老,隧道鑽機和水泥製造都交給下面工坊在作了,不知現在手頭上又在倒騰些什麼好玩意兒?”
“呵呵!眼看著橡膠有些眉目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多了,但這一切都離不開一樣東西--電線。各種材質的線芯、銅線的、鋁線的等等,都需要開始試製了。好在這年頭銅、鋁不缺,拉成各種粗細的也有辦法。目前就正和劉光伯等工匠在京城工坊中弄這些東西,也好等橡膠運回後造出各種用途的電線、導線。最終制造出發電機及其他配套機械。”穆先生不緊不慢的說著。
“好!好啊!看來電的時代就要到來了。”楊二高興的說著,剛才那種惆悵的心情頓時沒了。
自己到了這古代,沒有手機、網路倒也罷了,但沒有電的日子真是太痛苦了,特別是晚上。
“不過,我要提醒你,現在這電不是最主要的,沒它一樣過。但現在就要到4月份了,去年從阿拉伯找回來的棉花種子就該播種了。這件事情要抓緊進行,10月底就可以收穫第一批棉花了。”
“對啊!穆老若不提,我都忘了。等一會兒回宮之後就安排此事,反正也要往于闐再派駐軍過去,一道就把棉種帶過去種。還有,從敦煌到鄯善、且末、于闐翻蔥嶺再往花拉子模、拜占庭等國的走南疆這條線絲綢之路要貫通。唉!看來今年除了打突厥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對突厥一戰能速戰速決最好,能迫使突厥可汗投降最好,這樣能最大限度減少對西域各地的損害,打成一副爛攤子對誰都不好。我建議全面使用新式武器,派遣一隻特種部隊直取突厥王城,不要管分散在外的突厥遊騎兵,只要兵臨城下,突厥可汗投降了,其他一切都好辦。何必非要去剿滅每一隻突厥騎兵呢?這個就像那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迫使蜀漢後主劉禪投降一樣,任他姜維鎮守劍門關再強,也瞬間瓦解。”
“嗯!有道理。讓徐茂公率軍拖住各地分散的突厥遊騎,再用一隻強軍以閃擊戰直取三彌山王城,活捉射匱可汗即可。”楊二似乎一下子有了速滅突厥帝國的辦法了,不禁心情大好起來。
“仲堅,讓翟讓、李如珪、齊國遠進賬。”
“是,世兄。”
不一會兒,駐紮在霸州軍營的三將來到帳中與楊二見禮。
“兩旁坐下。”楊二對三將道,“老翟,朕問你,你軍中現在裝備有大業壹式步槍的將士有多少了?裝備有擲彈筒的又有多少?軍中大炮多少門?”
“回稟陛下,我禁衛第3軍現有兵員4萬2千,其中步槍兵1萬5千人;擲彈筒兵5千名;軍中裝備騾馬牽引鐵炮4百門,炮手2千;還有2萬配有連弩火雷箭的常規騎兵。”
“嗯!兵員像是少了些,特別是作為朕手上的殺手鐧。你三人下去速作準備,幾日後奉調出徵西域。具體命令讓防務部給你第3軍下達。”
“末將遵命。”三將齊聲答道,一臉的興奮狀。
“好了,穆老,我們回城裡吧!”
第二天的朝議最終確定了徵調駐守達蘭扎城的魏文通第7軍匯同京城禁衛第3軍10萬人馬馳援徐茂公,爭取以最短時間迫降突厥射匱可汗。
這樣從大隋國內派往平滅西突厥的軍隊達到近百萬了,也是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