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此景無意又觸動了源氏傷心處。及至二月,群花爭妍,偏有一隻管兒飛落那株紅梅樹上,動情鳴轉。源氏看了,情不能禁,獨自吟道:

“幽院春色寂,群芳開無主。黃若渾不顧,依舊鳴新枝。”邊吟邊在庭中徘徊。

源氏總算從二條院回到了六條院本邪。此時春意更濃,庭前景色美如往昔。源氏雖不惜春,然亦無法安寧。凡有所見,無不因之傷情。如今他所向往的,惟靜穆深山,其怫意已日漸增濃。嫩黃的律棠已盛開,源氏見之傷懷,不覺流下數行清淚。別處的花,皆這邊一重櫻盛開,那邊八重櫻盛開,這過八重櫻開敗,那邊山櫻始開花;這邊山櫻開過,那邊紫藤尚留春。這六條院則不同。因紫夭人特別精通各種花木的性質花期,於是有意巧妙配置栽植。故各種花期,彼此銜接。庭中遂花香時時有,格外直入。三皇子道:“櫻花開了,我有主意令它長開不敗:在樹的四周掛起帷帳,風就不會吹掉花了。”他為自己的聰明洋洋自得,模樣煞是逗人喜愛。源氏不覺笑道:“從前有個人,願將大袖遮天日,莫使春花任晚風。而你的方法比之更有用。”二人朝夕如此德戲,藉以度日。有一次他對三皇子說道:“將與我作伴,我甚是高興,但時間不多了。縱然我能苟活,也難再與你見面了。”言及此處,又禁不住流下淚來。三星子不悅,答道:“如此不吉之言,外公您怎麼與外婆異口同語?”他無言以對,垂下頭來,撫弄衣袖,聊以遮掩眼淚。

源氏倚欄眺望,庭院盡收眼底。但見大多數侍女尚身著深黑色喪服。略幾個改穿了一般顏色的衣服,但也不是往昔那種華麗線綢。再看自己所穿便服,也極簡潔樸素,絕無一絲花紋。環望室內,陳設也很簡單。裡裡外外給人以蕭條之感,源氏遂賦詩道:

“錦簇春院花,故侶親身植。欲將棄捨去,芳園自成荒。”他此時真情流露,悲傷不已。

源氏孤寂難耐,便想去尼姑三公主那裡散散心。他將三皇子也帶去了,由侍女抱著。三星子到得那裡,便同蒸君一起追玩戲耍,興奮異常。此前那惜花心情已丟得無影無蹤,終究還是借懂孩童。恰逢三公主在怫前誦經。這女子脫離紅塵之初,並非因為著破塵世,深悟佛理。而今卻能靜居幽所,一心事佛,斷絕一切俗念,永生與佛為伴。源氏頓生羨慕之心。他想:“我的道心意不及一個淺薄女子,真叫人慚愧。”頓覺臉上發燒。夕陽映照著佛前所供之花,景色格外美麗。源氏便對三公主說道:“愛春者已逝,園中花皆因之失色!惟這佛前供花依然雅麗。”又道:“紫夫人屋前那株校棠花,姿態優美,世間難以尋覓。花朵也大得悅目!津棠的品質雖高尚不足,但那濃豔色調實在可取。種花者已去,而春渾然不覺,讓那花開得比昔日更加茂盛。唉,真是有意刁弄人啊!”三公主脫口唸出兩句古歌:“谷裡無甲子,春來總不知。”源氏暗自思忖:“可回答之言多的是,何必如此掃興?不禁回想紫夫人在世時:”她自幼起,凡使我不快之事,絕不會做。她能見機行事,敏捷應付一切事故。其態度、言語與氣質,高雅而又頗富風趣。“源氏生性易傷懷落淚,一念及此,不禁湧出淚來,好生酸楚。

夕陽去,暮色起,四周景物清幽宜人。源氏即刻告退,出門徑往明石夫人處。久不相晤,忽然光臨,明石夫人深感詫異。但接待時仍落落大方。源氏頗為欣喜,覺得明石夫人終究秀於眾人。但較之紫夭人,意趣尚為欠缺。紫夫人的面影又明晰眼前,源氏頓生戀眷,倍加傷懷。自忖此種痛苦何時才能擺脫。他想既來之則安之,於是同明石夫人閒聊往事道:“鍾愛一人,確是痛事!我自幼便悟得這點,故一直用心留意,不使自己在許多事上太過於執著。往昔我被放逐時,思慮再三,總覺活著無絲毫意思,倒不如了卻此生或者遁入窮荒山林。這也木是什麼難事。誰料竟滯留於世,以致募年。人生將盡,仍為種種本事所困擾,苟喘延活至今。唉,我竟然如此不堅,真是慚愧之極!”他敘說的悲情並不特指一事,明石夫人洞悉其心,覺得這在清理之中,因此同情之心頓生,便答道:“即使是微不足道之人,心中也會有許多牽掛。何況你如此尊貴,怎能對塵世無絲毫留戀呢?匆匆脫離塵世,勢必被世人譏為草率。請暫時打消這個念頭,一切還需慎重考慮。一旦遁世,佛意承堅,決難退轉,此理當蒙明察。試看舊例:有的人因受刺激,或者因事不遂願便生厭紅塵,倉促出家。但這終非明智之舉。主君既然立意修怫,就得從長計議。眼下皇子尚幼,待確保儲君之位後出家,方可專心修道。那樣我等也皆喜心贊善了。”她這席話合情合理,甚是妥帖。然而源氏答道:“加此周全思慮,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