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他一個人坐的長凳,跑過去扶著小琪。
湯玉看小琪有小珂扶著,也就放了手,準備回去繼續保持沉默吃飯。
小琪卻一把拉住了湯玉的手臂,眼淚直流地看著她,嘴巴喏喏地想說話,最後卻一個字都沒有說出口。
世上可能也真有血濃於水、心意相通的說法,小琪沒有說什麼,但是湯玉卻知道她要說什麼,姐妹間再怎麼爭吵,一句“我錯了”就能立刻讓倆人和好。
所以,湯玉再看了看小琪的腿,二話不說就去廚房,把一早就準備好的碗筷拿了過來,遞給了小琪。
小琪心裡一陣酸酸的又甜甜的感覺,她知道姐姐是原諒她了。而她也不再記恨姐姐了。
秉持著湯玉假裝記得他們老爹說過的“食不言寢不語”習慣,三個孩子默默地把飯吃完,一起把筷子收到廚房,就著鍋裡用炭火溫著的熱水把碗給洗了。
湯玉用清水又清了一遍碗筷,把還帶著水珠的碗倒扣在了乾淨的木盆裡瀝水。
小琪遞上一塊乾的擦布給湯玉擦手,湯玉接了過去,然後才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說著:“二姐對不起,我錯了!”
湯玉這時才認真地看了小琪,然後嚴肅地對她說:“真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小琪望了望湯玉,又低下頭不說話。
湯玉搖著頭,嘆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說道:“三妹,從前到現在,姐姐對你好不好?”
小琪低著頭回答:“好!”
“咱家沒吃的,姐帶著你們去抓魚,差點被淹死。”這雖然是前面那位原主湯玉的功勞,但是在倆孩子眼裡都一樣,畢竟現在湯玉要打的是親情牌,“後來姐姐和你們一起種田種菜,你腿受傷,接著又生麻子,姐姐忙前忙後,為了家裡更好,又去付大爺家賴著學醫,姐姐有沒有哪裡對不起你?”
小琪還是低著頭搖頭。
“以前爹孃教導我們,一定要明事理,知善惡。他們都希望我們只要活下去,就要光明磊落地做人做事!我也經常給你們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有時候該忍就忍,小不忍則亂大謀!當然這些話都是在爹留下的那堆書裡面看到的,這都是前人交給我們的道理!”
說完,湯玉出了門,提了半籃子韭菜和幾個嫩包穀,去了自家屋前面的豆子家。
小琪明白湯玉這是去賠禮道歉去了。
小琪更清楚,那籃子裡的包穀是湯玉額外種在院子裡,準備嫩的時候自家人吃的……
她抬頭望著湯玉的背影,擔心湯玉就算道了歉,也會被那少爺罵一頓,心裡後悔得不得了。要不是自己說話不講道理,二姐也不用做到這樣……
她知道錯了!
真的知道錯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被單位領導調到另外一處工作了,要新接手東西亂七八糟的,阿尋傻傻分不清楚中……最2的是,拿不來針的阿尋還買了一副十字繡,囧|||自作孽不可活啊!
對不起追文等文的寶貝們~(潛水黨會不會也默默地說對不起作者多次打滾要評論?)O(∩_∩)O~
我愛你們!愛能看到我寫這段話的每一位寶貝!嘿嘿~
☆、25。劉伯孃的回憶
湯玉去了劉伯伯家,看了看躺在床上,臉色還有些發白的劉伯孃。
劉伯孃見湯玉來看她,還有些不好意思,拉著湯玉解釋道:“我一直都有這毛病,家裡殺弄扁毛畜生都你劉伯伯弄的,我就是看不得那血,嘿嘿。”
湯玉知道有些人會暈血,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先天的是從小看見血心裡就發麻,嚴重的就會暈過去;而後天的就是在特定的環境裡看見血,心裡產生恐懼感,下意思地用暈倒來逃避。雖然不知道劉伯孃是屬於哪種情況,但是隻要一想到當時,劉伯孃明明暈血,卻還是在她前面擋著,不然那一碗的血都能全扣在湯玉臉上了。
想到這裡,湯玉不得不感激劉伯孃了,雖然她曾經有意讓小琪做她家童養媳,但這未必不是想幫這個家一把,這份恩情湯玉還是要好好記下的!
跟劉伯孃小聊了一陣子;又打聽了一下他們家裡的兩位客人是否在家,她半真半假地說有些羨慕劉伯孃家能有親戚來住,而自己家自從父母過世之後,就沒有半個親朋好友登門,想想都覺得有些傷心。
劉伯孃一直在家,不知道後來還發生了小珂水潑席嶽的事情,只是一番安慰後,才對湯玉說那兩位客人剛跟豆子出去了,接著還說起了以前的事情。
原來劉伯孃以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