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徵腦海,永遠排在第一位。
所以,加餉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壓力再大,自己也必須要承受。
一番沉思後,衛徵充滿凝重的臉上,就浮現出一絲充滿詭異的笑容。
在張武一雙充滿擔憂的目光注視下,大聲回答。
“就這麼辦,給山陝兩省所有軍隊加餉….至於這些餉銀的出處,本官自有辦法….”
說到這裡,衛徵的說話語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嚴肅起來。對著張武大聲決定道:“按照現在的糧價,普通將士一個月二兩的餉銀,還不夠買下一擔糧食。為了讓將士們滿意,本帥決定,將普通將士的月餉提高到四兩銀子….“
“要知道,朝廷軍餉最好的關寧軍,一個月的餉銀才三兩銀子….我們提高到四兩,一定能讓山陝兩省的大部分屯民心動….”
“普通駐軍的月餉銀為四兩銀子,進入虎豹軍後,普通將士的月餉銀為六兩銀子。”
即使張武已經做好衛徵即將進行加餉的準備,但是,仍然沒有想到,眼前衛徵竟然把餉銀加的真麼高,直接達到原來的一倍有餘。
這個時候,一臉震驚的張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陷入沉思,思考部隊加餉後,山陝總督府一個月所要承受的軍餉數量。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面對一年近乎八百萬兩的餉銀,張武的第一反應就是總督府無法進行承受。
因為,八百萬兩銀子,幾乎是和朝廷一年的稅收不相上下。作為武將的張武不相信,山陝總督府每年的收益會超過朝廷。
再說了,山陝總督府除了要養活境內十幾萬軍隊,還有無數的文武官員需要養活。
於是,滿臉震驚的張武幾乎是下意識提醒道:“大帥….這可是真正八百萬兩銀子….”
已經想到這些銀子來路的衛徵,並沒有被這個數字給嚇到。
要知道,在後世的山西,可耕地面積已經達到驚人的七千萬畝。自己在山西進行的屯田,就算只開墾出其中的七分之一,也就是一千萬畝土地,那自己就可以從這些屯田中,獲得至少三百萬擔糧食的賦稅。
三百萬擔糧食,賣到其他省份,即使按五兩銀子一擔,那也是整整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財富。
而這,都還是明面上的….
隨著糧食大量豐收,山陝兩省的糧價,一定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到時候,如果總督府下令,山陝兩省境內的所有糧食,只能由山陝總督府向外輸出,那僅僅向外輸出糧食一項,就可以從中賺取數百萬擔糧食。
一千萬畝良田,按照一畝地一擔半的產量,就是一千五百萬擔糧食。出去稅收三百萬擔,口糧五百萬擔,還會有整整七百萬擔糧食流入市場….
到時候,山陝兩省的糧價每擔下降一兩銀子,外省的糧食每擔漲價一兩銀子,那自己就可以從每擔糧食中間獲得二兩銀子的差價….
那七百萬擔糧食的差價全部加起來,就是整整一千四百萬兩銀子…..
僅僅這一項,就可以滿足自己加餉後部隊一年的軍餉所需,甚至還可以保證幾場對外戰鬥所需要的銀子。
因此,心中想到這筆賬的衛徵,想也沒有想,就做出軍餉翻倍的決定。
不過,當著張武的面,衛徵並沒有進行解釋,而是一臉自信的回答:“張將軍,軍餉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既然本帥敢說,就有具體解決辦法….你需要做的,就是執行….”
“是,大帥….”滿臉疑惑的張武,只能收起心中擔憂,大聲回答。
就在這時,衛徵繼續說道:“除了加餉意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加大百姓參加駐軍的積極性…..”
“告訴那些屯民,參加駐軍,並不僅僅是為了拿軍餉。如果沒有駐軍的保護,陝西的叛軍,就會攻入他們的家園,殺他們的親人,讓他們再次淪為食不果腹的流民…..”
“本帥相信,在流民和當兵兩個選擇之間,山西境內的屯民,一定會為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園,做出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到時候,等待你的將不再是沒有人參加駐軍,而是參加駐軍的人太多,讓你挑花眼…..”
張武的眼睛一亮,激動的叫道:“大帥英明….末將馬上去辦…..”
說完,不等衛徵有所反應,就急匆匆的衝出議事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