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分的,畢竟把那麼大一塊山體都給搞鬆動搞空了。山體坍塌啊會帶來什麼張辰不是很清楚,但肯定是對自己不利的,也許會被認為是什麼異動,也許會引起蒙古zhèng fǔ方面的注意。

一旦那樣的話,如果不能再第一時間離開這裡,離開塔雅克林鎮,以最快速度回到喬巴山去。那就有可能會被攔截在半路上,他這個共和國高階領導人的親屬,坐著私人飛機來到蒙古,就是為了到這鬼地方來轉上一圈,這話說出來真是連鬼都不信。

接下來的麻煩可就大了,總能不能把沿途的相關人員都幹掉吧,那樣將會引來更大的麻煩;但是要讓張辰放棄這座可以說是史上最神奇建築,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這件事上,必須要謹慎又謹慎,爭取不發生一點點的問題,順利平安地回到喬巴山。*

張辰剛才就注意到了。在這座地下建築自毀的機關上,對於青銅鼎這一片的保護是最強的,也就是說這一片區域裡有鬼子六最想保護的東西。

可張辰看來看去也就是一些青銅鼎而已。難不成還能比得上禹王九鼎那麼厲害嗎,而這裡的鼎基本上都是商、周和秦漢時期的,甚至還有一些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鼎,最誇張的就是四隻宋鼎和兩隻元鼎了。

這些鼎倒也都是不錯的東西。件件都是jīng品,都代表著當時的最高工藝。

那幾只宋鼎和元鼎都是仿製商周時期的鼎來製作的,但是在工藝上都達到了極致,仿製出來的東西要比原本的更加像是商周時期的東西。

七隻南北朝時期的鼎和三隻隋鼎,也都做工那個很不錯。但是卻少了一些商周時期的元素,應該是當時的人專門製造的,並不是為了模仿商周遺風。

商周和秦漢時期的鼎最多,一共有七十隻。其中能確定屬於周鼎的最多,多達四十一隻,商鼎也有十二隻,漢鼎要比商鼎少一隻,秦鼎最少只有六隻。

但是在這些鼎的最前邊。也就是離九龍影壁近的方向上。有九隻唐鼎單獨放在那裡。而這九隻鼎,則是完全按照商鼎和夏鼎的模式去做的,也可以說是像極了夏商時期的青銅大鼎,如果張辰不是有意念力幫忙,想要看出來還真不可能這麼快這麼遠。

張辰首先是疑惑了一下,然後腦子裡馬上就出現了一個“九”的數字。跟著就笑了。這不就是在仿製禹王九鼎嘛,這東西可是掉腦袋的營生。民間是不敢隨便製作的,一旦出現肯定就要和皇帝、天子什麼的扯上關係。

張辰先不看那些商周秦漢時期的。卻是拉著寧琳琅到了最前邊那九隻仿禹王九鼎的唐鼎前,笑著對寧琳琅道:“琳琅,你來看看這九隻鼎,能不能看出來像什麼。”

寧琳琅繞著九隻鼎走了兩圈,細細比較之後,才回來站定了,說道:“這九隻鼎的大小是完全相同的;鼎口沿的高度比我的手肘略高,應該在一百一十到二十公分之間,加耳的高度應該在一百四十公分左右;鼎口直徑大約在一米左右,腹部的直徑大約有一百一十公分多一點;這樣的鼎已經算的上很大的鼎了。

這鼎的外表看上去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在一些細微的紋飾上不盡相同。鼎腹內的銘文卻是每一隻鼎就有一個樣子,基本沒有相同的,但是這些銘文我卻沒有見過,也許這本身就不是一種文字,而是一些簡單的符號。

師兄,如果不是禹王九鼎現在就在唐韻擺著,而這九隻鼎上的紋飾有些混亂,我都懷疑這就是禹王九鼎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敢說這些鼎腹內的銘文或許只是一些簡單的符號;但因為我不能確定是不是隻有這九隻,所以不能肯定。”

張辰聽了呵呵一笑,這丫頭現在進步越來越快了,而且分析能力也越來越強,看來“高手就是用大量的好物件薰陶出來的”這句話完全有道理啊。如果天天在市場上看那些贗品和當代工藝品,再好的一雙眼睛,也得給晃瞎了,哪裡還能談得上高手呢。

點了點頭,表示對寧琳琅回答的認可,道:“琳琅,這九隻鼎也可以叫做‘禹王九鼎’,雖然這是假的,卻真在歷史上以‘禹王九鼎’的名義存在過不短的時間。

確切的說,這九隻鼎是唐太宗李世明在位時候鑄造的,當時有一位大臣為了討好李世明,就私自找人鑄造了這九隻大鼎,搞了一些自己都不認識的銘文在上面,當做找到的禹王九鼎進貢給李世民。

這可是代表者上天的受命啊,效果一點都不必傳國玉璽小,結果李世民還真就相信了。最後還是魏徵站出來揭穿了這件事,勸諫唐太宗不要在這些東西上費心思,還是勤於政務最重要。

我小時候曾經